三、操作流程

三、操作流程

护士:“阿姨,您好!我是1床陈刚的责任护士唐某,我查看一下叔叔的腕带。”

患者家属:“好的”

护士:“阿姨,是这样的,因为叔叔现在处于比较躁动的状态,为了保证叔叔的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和防止手术后的意外拔管,我们需要为叔叔进行保护性约束。”

患者:“什么是保护性约束?”

护士:“保护性约束是指在叔叔的手上使用约束带,从而达到限制他自由活动的目的。不过,请您不用紧张,我们会定时为叔叔松解约束,为他翻身拍背,定时评估他的情况。一旦可以解除约束,我们会立即为他解除,您可以配合我们吗?”

患者家属:“那样别人是否会以为我爱人是精神病病人呢?”

护士:“不会的,在临床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原因引起躁动的患者,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以防止患者意外拔管,而且您是一个人的房间,别人也不会看到的。”

护士:“我理解您的感受,我们也不希望限制叔叔活动,但这只是暂时的。如果不为叔叔上保护性约束,我们担心叔叔可能会在烦躁时拔除掉气管、导管和胃管,从而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只能暂时为叔叔使用保护性约束,还请您能理解。”

患者家属:“好的,我理解了,你们都是为了他着想。”

护士:“真的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对保护性约束的患者我们会定时巡视,动态评估,尽量把伤害降到最低。但是也请您理解,保护性约束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保护叔叔,但也会存在一些风险。这里有一份《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我为您讲解一下,您知晓同意过后请在上面签一下字。”

护士:“阿姨,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我现在为叔叔上保护性约束,请您不要擅自解除叔叔的约束,为防止意外发生,我们会及时过来巡视,请问您还存在什么疑问吗?”

患者家属:“暂时没有了。”

护士:“好的,阿姨,您也累了,好好休息一会儿,如果您有任何需要请按呼叫铃呼叫我们,我们也会经常来巡视病房的。”

相关专业知识

1.保护性约束对象:坠床或跌倒概率高的患者,如麻醉后未清醒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认知障碍、行为紊乱、躯体依赖、精神状态异常、不配合治疗、烦躁、狂躁的患者。

2.严格按病情和遵医嘱使用保护性约束,详细告知并获取知情同意书和签署知情同意书,减少医疗纠纷隐患。

3.约束前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评估需要使用约束具的种类,合理选择约束部位。

4.为患者实施约束时,必须有礼貌地对待患者,保护患者隐私,使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

5.约束带应放衬垫,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两指为宜,并定时放松,每两小时松解一次,每个部位间歇15~30min,局部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6.建立约束观察记录单,观察末梢循环情况: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水肿等。如遇约束部位皮肤苍白、发绀、麻木、刺痛、冰冷时应立即放松约束带,必要时进行B超检查。

7.准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约束的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解除约束时间等。

8.约束带只能作为保护患者安全,保证治疗的方法,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9.加强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密切观察患者,了解其心理状态,做好解释工作并取得理解配合。

10.认真做好保护性约束评估及填写护理记录单。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保护性约束评估及护理记录单

备注:1.约束需求评估:①认识紊乱;②坠床危险;③行为紊乱;④确保治疗有效进行;⑤其他原因。
2.停止约束:经评估后停止约束在“约束需求评估”栏内用“○”标识。
3.约束部位编号:①左手腕;②左脚踝;③左肩部;④右手腕;⑤右脚踝;⑥右肩部;⑦胸部。
4.颜色及温度正常、无损伤用“—”表示,反之用“+”表示,并做相应记录。
5.松紧度以能伸入两指为宜,符合用“√”标识。

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

因病情原因,患者行为可能造成自身伤害,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以及有效进行治疗,拟对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轻微的损伤(如皮肤压红、表皮破损等),现告知患者/家属。

患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如果患者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请其授权人在此签名:

患者授权亲属签名  与患者关系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