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戴牙护理流程

三、戴牙护理流程

1.护理配合流程

修复护士:“老师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刘某某,刘胡兰的刘,您可以叫我小刘,这位是您的经治医生张某某,弓长张的张。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告知我或者您的经治医生,我们都会尽力为您解决,可以吗?”

患者:“好的,麻烦你了!”

修复护士:“老师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患者:“我叫唐淑敏。”(护士查看挂号单,核查患者)

修复护士:“唐奶奶,今天我们准备给您戴上半口活动义齿。”

患者:“好的,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修复护士:“唐奶奶,先请张医生给您检查口腔。”

患者:“可以。”

修复护士:“唐奶奶,您的口腔卫生还可以,黏膜也没有溃疡和新生物。接下来就准备戴牙了。”

患者:“好的。”

修复护士:“唐奶奶,请您坐下(轻扶患者上椅位),先漱口(协助患者漱口)。医生已洗完手戴好手套准备给您戴牙。”

患者:“好的。”

修复护士:“唐奶奶,医生在操作时请您张大嘴,器械没在嘴里的时候请合上嘴休息。”

患者:“好的。”

修复护士:“唐奶奶,如果在戴牙术中您有任何不适,都可以举左手示意,切记头不能乱动,手不能乱抓,请问您听明白了吗?”

患者:“好的,谢谢!”

(护士用凡士林棉签润滑患者口角,防止因牵拉造成患者痛苦)

修复护士:“唐奶奶,张医生已经把您的活动义齿调整好了,已戴上,请您试着咬一下,看是否合适?如不合适,我们给您调整。”

患者:“好的,戴着很舒服。”

修复护士:“唐奶奶,您配合得非常好!牙已经戴好了,我帮您擦拭一下嘴角污渍,请先休息一会儿,我处置完用物后,再告诉您活动义齿佩戴后的注意事项。”

患者:“非常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变得更美丽、自信和健康,我又可以大笑了。戴牙很简单,医生的手法也很轻柔,谢谢你们!”

修复护士:“唐奶奶,让您久等了,回去以后请注意以下几点:①义齿初戴入口腔时,会有唾液增多、发音不清、固位不好、恶心等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上述现象会逐渐消失;②回家后,如有轻微疼痛和不适,应坚持戴用一段时间,若疼痛明显,应取出义齿,暂停使用,及时到医院就诊。到医院就诊之前最好将义齿戴2h以上,便于医生检查分析疼痛的原因;③初戴义齿开始进餐时,应先进食软食,慢慢过渡至普通的食物,不宜食用过硬的食物。食用普通食物时应少量进食并缓慢咀嚼;④要保持口腔及义齿清洁。每次进食后,应取出义齿用水冲洗干净。晚上睡觉前将义齿取出洗净后浸泡于冷开水中;⑤如有不适请随诊,联系电话:023-××××××。”(粘贴病历和注意事项交给患者)

患者:“好的,辛苦你们了!”

修复护士:“不客气,您的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以后每半年需要做一次常规的口腔检查。”

患者:“好的,谢谢你们!”

修复护士:“唐奶奶,您慢走!”(患者与护士握手表示感谢,满意地离开诊室)

2.随访

(1)电话随访:①初戴义齿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发音不清、咀嚼不便、口内异物感、唾液增多,甚至恶心、呕吐,只要坚持戴用,以上症状皆可逐渐消失;②开始摘戴义齿时应耐心练习,及时总结经验,不可急躁地强行摘戴。摘取义齿最好推拉基托边缘,而不要以强力拉拽卡环,以免卡环变形。戴义齿时,应用手戴就位后再咬合,绝不可以用牙咬合就位,以免损坏义齿;③初戴义齿不宜吃硬食,应先练习吃软的食物,待适应后再逐渐咀嚼较硬而脆的食物;④初戴义齿后,可能有黏膜压痛现象,甚至出现黏膜溃疡,应及时复诊修改义齿,如不能及时就诊,可暂时不戴,将取下的义齿放于冷水中储存。但在复诊前数小时前必须戴上义齿,以便能准确找出压痛点,便于修改义齿;⑤饭后应取下义齿,清洗干净后再戴上,以免食物残渣沉积于义齿上,影响口内正常软硬组织健康。每日正常刷牙两到三次,刷牙时应取下义齿,清洁剩余真牙,必要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牙线、冲牙器。睡前应取下义齿,用牙膏或义齿清洁剂刷洗干净,置于冷水中;⑥义齿戴用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去医院复查,以及义齿修改,不可自行修改义齿,不能因义齿不适而长期不戴,否则口内软硬组织可能发生变化而导致义齿不能就位;⑦戴用义齿后,每隔半年至一年到医院复诊检查一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支持组织的健康。

(2)微信随访: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微信与患者交流沟通,也可以通过患者发出的图片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让患者在家也能轻松就医。

相关专业知识

1.活动义齿包括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它是利用剩余天然牙、基托下的黏膜和骨组织作为支撑,依靠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来固位,用人工牙恢复缺损牙的形态和功能,用基托材料恢复缺损的牙槽脊、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形态,且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

2.活动义齿适应证:①各种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者;②伴有牙槽骨、颌骨或软组织缺失者;③需要过渡性义齿,保持间隙者;④需要即刻义齿、化妆义齿者。

3.活动义齿禁忌证:①精神疾病致生活不能自理、生活不便;②义齿材料过敏、明显异物感无法克制;③未得到有效治疗控制的严重牙体、牙周或黏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