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
1949 年4 月29 日,景德镇解放,中央人民政府接收了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校名仍旧,此时学校在籍学生238 人,实际在校学生有180 人,其中中专学生66 人,中职学生114 人,教职员55 人。校长汪璠,副校长戴亮侪,教务主任汪琛,教务副主任蒋铁凡。教师有舒信伟、万昊、谢谷初、查宗禄、潘庸秉、张志汤等。[4]
解放初期,学校由市人民政府领导,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改由省人民政府委托专署代管,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机构、人事和财务均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高教部直接领导管理。由于当时中等和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参军参干的人数陡增,所以该校在校学生也锐减至87 人,其中专科学生38人(图8-1)。1950 年元月,国家轻工业部召开建国瓷座谈会,该校校长汪璠应邀参加,会后轻工业部派李国桢、梅建鹰、祝大年等来景德镇,在陶校成立建国瓷工作组,实行领导、专家、老工人三结合,研究改进白瓷坯釉的配方,经过专家、老艺人的精诚合作,使得这批瓷器的纯白度和透明度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诚然,在他们研制瓷坯及釉料等配方的过程中,行业技术教育在这种以任务聚团队、促生产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同年,该校增设陶瓷美术系,学制五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并决定首届美术系学生从在校中专班中挑选。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素描、写生、水彩、图案、国画、西画、器画、青花、新彩、粉彩、颜色釉、音乐、体育、数学、地理、生物、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国文、英语、工艺史、陶瓷工艺学等。1950 年下半年,学校一度实行校务委员会制,行政事务由校务委员会主任负责,汪璠为第一届校务委员会主任。至本年10 月,陶校有教职员工52 人,其中教授6 人、副教授1 人、讲师7 人、助教2 人、技师1人、工程师1 人、技士3 人、助理技士2 人、技工5 人。行政和其他用工24 人。
图8-1 1950 年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职业部学生毕业情况
1951 年,由赣东北专署派文教科长陈凤九兼任该校校务副主任,汪璠改任教务主任。同年,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鉴于过去工程系专业课程过于宽泛,决定集中力量开好与陶瓷有关系密切的课程,增开电瓷课程,派教师去南京电瓷厂进修学习。学校遵照教育部《专科学校暂行规程》,按职称职务评定工薪,当年有49 名教职员工符合条件,其中教授级9 人,副教授1 人,讲师7 人,技师1 人,教员3 人,助教2 人,技士3 人,助理技士3 人,行政管理人员8 人,工人12 名(图8-2)。其中部分教师名单为戴粹新、朱乃华、谢谷初、余塞、李宝堂、张润民、曹钟灵、万昊、朱子慕、彭友善等。同时,学校从上海采购陶瓷机械、仪器、书籍、杂志,浮梁专区又拨款兴建教学楼、试验工厂各一栋,实习工厂安装了原料精制设备及机械制瓷辘轳,修理了一部发电机,使所有设备采用电动机带动。[5]填补了景德镇制瓷史上电力机械制瓷的空白。
图8-2 1951 年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教师定级表
图8-3 1951 年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学生成绩单
1952 年8 月,陈凤九他调,改由景德镇市文教科长项振东接任,期间中南高教部曾任命梁志永为校长。这时期陶校学生有所回升,共有136 人,其中专科50 人。同年,开始了全国高等院校大规模院系调整,1953 年陶校遵照中央相关精神将陶校艺术系师生并入南昌大学,工程系并入华南工学院。1953 年夏,中南局地方工业局,按中央整顿、调整、充实、提高中等教育方针,1953 年秋,广东省高陂陶瓷技术学校按院校调整计划,将本校高年级四个班迁入景德镇陶瓷学校,但不久又改湘潭电器工业学校和广东省朝汕师范学院,但还是来了一些陶业人员。[6]1954 年1 月,中南区高教部报请中央教育部批准,将陶校改为中等专业学校,名称为景德镇窑业学校,由中南地方工业局直接领导。旋即中南区高教局、中南地方工业局、中央一机部中南办事处发出联合通知:“决定将中南地方工业局所属江西景德镇窑业学校交给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南办事处接收……与湘潭电器制造学校合并……窑业学校的房屋、机器、理化实验仪器等全部交给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工业局接收,成立景德镇陶瓷研究机构。窑校的教员职员及学生,原则上全部交给湘潭电器学校。五四年二月寒假期间完成交接和迁校工作。”[7]与此同时,江西省人民政府致函中南行政委员会和中南高等教育部,希望为景德镇留下该校,实在不行将该校师资及设备留下,以便筹设相关学校。在这种情况下陶校留下来18 名教师和陶校相关教学实验设备。1954 年8 月21 日,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下发了0752 号文,成立“景德镇陶瓷实验研究所”。文件指出:“为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为了提高瓷器质量,改进生产技术,为生产服务,以达到增加产量,满足需要,在市政府工业局领导下,成立陶瓷实验研究所,并在市委陶瓷研究委员会同意领导下,从事陶瓷研究工作,希各单位随时予以协助支持为荷。”其中有13 位陶瓷专业人员进入景德镇陶瓷实验研究所工作,如潘庸秉、冯天畏、石年龄、赵金生、潘文锦、李芬等。随着陶校的撤并,为适应日益发展的机械制瓷的需要,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于是景德镇开办了以短期培训班为主的陶瓷培训学校,陶瓷实验研究所在1954 年招收青年工人30 人,开办了为期一年的机械制瓷培训班。1955 年,又为第四期陶瓷合作社的机制瓷的上马,代培了20 名技工。江西省劳动局考虑到这一工作的长远性和正常化,委托景德镇市劳动局,于1956 年9 月创办了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校址在今天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内。该校共办了3 期短训班,每期训练3 个月,培训了22 名工人,最后一期培训班结束是在1958 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