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
1973 年10 月,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由省轻工业局批准复办,翌年1 月5 日招收30 名陶瓷工艺系学生,学制两年。1974 年年底,经省财政局批准,宜兴县工业陶瓷厂恢复为学校实习工场编制。1977 年秋,全国高校恢复招生,学校首次通过全省统考,招收陶瓷机械系新生入学,学制3 年。学校先后编写了《陶瓷工艺学》(任敷孟主编)、《日用陶瓷工厂机械设备》(王培森、李祖兴等参加编审)等。至1979 年秋,学校有班级10 个,学生357 名,教职员工141 名。从这年起,学校先后选派20 余名中专毕业的青年教师分赴西北轻工业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南工学院、镇江农业机械化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院校深造。
1980 年,由省轻工业厅投资22.5 万元,建造1 栋2084 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 栋1100 平方米的教工宿舍和1 栋270 平方米的学生宿舍。这年秋,学制改为4 年,只招初中毕业生,实习工厂更名为“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工业陶瓷厂”,隶属于宜兴陶瓷公司。1982 年9 月,学校根据省内一些轻工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相应增设玻璃搪瓷工艺专业,招收新生入学。1984 年,学校由轻工、业部投资30 万元,新建1 栋2000 平方米的培训大楼。同年年底,征用9.8 亩土地,建造1个中型运动场。[9]1985 年3 月,因学校所设专业已超出陶瓷工业范围,遂更名为“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学制5 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办学层次为专科。6 月,宜兴县人民政府与学校签订了为地方培养多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协议书,并投资30 万元建造1 幢2000 平方米的4 层学生宿舍楼,学生住宿拥挤状况得到解决。除了正常的班级教学外,该校陆续受轻工业部、省轻工业厅、宜兴县人民政府及宜兴陶瓷公司等委托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班,其中有热工、陶瓷、企业管理、雕塑、轻工机械等班。同时,按照轻工业部教育司《校际专业协作》意见,先后为广西、贵州、新疆、黑龙江、宁夏、甘肃、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等省、市、自治区的有关陶瓷生产企业培训多种技术、管理人员。
至1987 年,学校占地面积已达80 余亩,建筑面积1.3 万平方米,设有陶瓷工艺、轻工美术、轻工机械、玻璃搪瓷工艺、工业统计5 个专业。其中陶瓷工艺和轻工美术已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全校由28 个班级、学生人数达874 名,各类专业教师104 名。设有物理、化学、电工、热工、分析化学、陶瓷工艺、玻璃搪瓷工艺、电子计算机等8 个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室的藏书近3 万册,中外期刊400 余种。实习工厂均配备有18 米长的双孔推板窑以及陶瓷金工车间等。
2004 年7 月经省政府批准该校更名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图9-14)。自升格以来,学院坚持走内涵提升的发展道路,办学实力明显增强。2007 年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 年学院设立了宜兴创意设计人才培训中心和宜兴陶瓷艺术研究中心,并挂牌成立了宜兴徐悲鸿艺术学院。2010 年以“优秀”通过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2011 年以优异成绩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4 年学院通过江苏省教育厅专家组验收,以优异成绩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图9-14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校门
图9-15 宜兴徐悲鸿艺术学院艺术作品
表9-14 该校陶瓷学院开设的专业如表所示(201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