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学院中的陶瓷教育

第十一节 景德镇学院中的陶瓷教育

景德镇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977 年开办的景德镇市教师红专学校,但其陶瓷教育却要追溯到1978 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创办的“七二一”工人大学。该校于1980 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学校为适应陶瓷领域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采取多形式、多规模的办学方针,实行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脱产与业余相结合,融学历教育、继续工程教育和岗位职务培训为一体。创办初期,该校设陶瓷机械、陶瓷热工、陶瓷工艺、陶瓷美术4 个专业,学制3 年,此外,该校还因陋就简,先后在艺术瓷厂、陶机二厂、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分别办起了陶瓷美术设计、陶瓷机械和陶瓷工艺专业班,共103 人。这些学生来源于景德镇瓷业各单位,经考试录取入学,全脱产学习,学制3 年(图10-27)。自1984 年开始,该校还受国家轻工业部、省轻工业厅和省陶瓷工业公司委托,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班,代培各种岗位职务人员,如全国轻工系统出口陶瓷设计进修班,全国轻工系统陶瓷窑炉与检测技术进修班,陶瓷成型技术研讨班,陶瓷包装装潢进修班等。[5]20 世纪90 年代并入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2013 年4 月18 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在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更名为具有本科建制的“景德镇学院”。更名后该校在党委书记蔡付斌、院长陈雨前的带领下,坚持以培养素质型、应用型人才,传承与弘扬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为己任,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专业与职业的有机对接,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以建设合格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院校为办学目标,以“科学发展,和谐兴校”为办学指导思想,秉承“自强不息,泽土惠民”的校训精神,以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为办学目标。据2016 年招生简章显示,该校涉及陶瓷教育方面的院系有两个,即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和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前者开设的陶瓷类专业有:工艺美术、艺术教育、环境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和陶瓷艺术设计、美术教育、电脑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动漫设计与制作等6 个专科专业,后者则只有材料工程技术一个专科专业。现将该校更名后的有关陶瓷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培养目标列要如下:

图10-27 1982年夏,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八一级同学合影,前排:俞华春、熊国辉、施果、黄明辉、熊星;后排:邱含、陈敏、张俊良、俞军、李文跃、王建军、余水贵、赵紫云、卓春香、管桂玲

图10-28 景德镇学院

表10-18 工艺美术专业(陶瓷艺术设计方向,文理兼收)学制四年

表10-19 美术学专业(文理兼收)学制四年

表10-20 陶瓷设计与工艺(专科)学制三年

表10-21 雕刻艺术设计(专科)学制三年

表10-22 美术教育(专科师范类,文理兼收)学制三年

表10-23 材料工程技术(专科)学制三年

(注:以上表格内容是根据该校2014 年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理而来)

学院依托景德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以陶瓷人物、陶瓷与文学等为特色的陶瓷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历届毕业生中,截至2015 年该校毕业生中获国家级大师称号15 人,占景德镇国家级大师比率的20%;省级大师33 人,占景德镇省级大师比率的35%;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130 人,占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比率的30%。还有近些年毕业的近千名毕业生活跃在景德镇陶瓷艺术领域,不仅为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而且也繁荣了我国的陶瓷文化,丰富了陶瓷教育模式。

图10-29 景德镇学院师生陶艺作品

参考书目

[1]杨永善:《中国陶瓷艺术教育与回顾》[J].装饰.2000.P10.

[2]杨永善:《中国陶瓷艺术教育与回顾》[J].装饰.2000.P189.

[3]潘公凯、徐嘉木:《学院金秋—中国美术学院教学成果1993—1997》[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P204.

[4]潘公凯、徐嘉木:《学院金秋—中国美术学院教学成果1993—1997》[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P198.

[5]黄梅玲总纂:《瓷业志.陶瓷教育》[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P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