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中的陶瓷教育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前身是始建于1952 年的硅酸盐专业。1985 年,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由原化学工程系的高分子物理、技术陶瓷、腐蚀与防护专业及机械工程系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组成,专业分别更名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腐蚀与防护。1997 年,学校实行学院制,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根据教育部专业指导计划,撤销腐蚀与防护专业,学院设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2002 年,全面推行“大学科”背景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合并,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同年,开始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此时在陶瓷教育方面有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加工四个研究方向,其中陶瓷材料加工为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设有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大学军工陶瓷材料与器件研制基地两个科研机构;具有工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近年来在发挥优势的基础上,注重学科交叉和渗透,发展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目前主要有:氧化物增韧陶瓷的高性能化及产业开发;PTC 半导体热敏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及开发;电绝缘和电介质材料,铁电与压电材料,半导体敏感陶瓷材料,耐高温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陶瓷/陶瓷连接等。其中,氧化物增韧陶瓷,A/F 氧敏传感器,PTC 半导体热敏陶瓷,压电陶瓷等在产业化和市场开发方面已形成优势和特色。而微波陶瓷、压电陶瓷、复合材料等一批军工成果正在国家关键军事工程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10-15 天津大学
经过60 余年的发展,该校的陶瓷教育已经由当初的硅酸盐专业演变成为今天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效地将有无机与有机相结合,从而形成了自身特色,其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及就业方向如下所述。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知识和材料设计与研究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图10-16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合影
专业核心课程:材料研究与计算机应用、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概论(双语)、金属学、固态相变、工程材料学、无机材料制造与应用、无机材料高温动力学、先进陶瓷制备与加工、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等。
专业选修课程:岩相学、无机材料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信息功能陶瓷、先进结构陶瓷、水泥玻璃及耐火材料工艺与工程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各种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材料的制备与加工以及材料表面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与掌握材料的制备、组成、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得到材料制备、性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材料设计、材料改性、材料制备、生产过程与工艺设计等基本方法,具有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材料性能、扩大材料应用范围的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