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窑业学校
新中国成立以后,位于南京的国立高级窑业职业学校被人民政府接收。1949 年10 月9 日,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将接收的南京“国立高级窑业职业学校”迁至博山,建立了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干部学校”(图8-15),开设窑业科,山东窑厂总工程师卢开津博士兼任校长。1950年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窑业学校,8 月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学制三年。这年,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更名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山东窑业学校。1951 年,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山东窑业学校(图8-16)更名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山东中等窑业技术学校。1952 年9 月6 日,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工业技术学校、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山东中等窑业技术学校合并组建“山东省博山工业技术学校”。1953 年,全国中等专业学校调整,确定将该校划归原重工业部领导,校名更改为“博山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图8-17),增设水泥工艺专业。1956 年学校改名为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图8-15 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干部工业学校全体同学大合唱
图8-16 华东工业部山东窑业学校同学合影
该校先后设有耐火材料、水泥和玻璃等专业,该校的水泥工艺专业于1954 年夏便有第一届毕业生,与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济南工业学校等三校同属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批水泥工艺专业毕业生。该校前后共为国家培养输送硅酸盐工艺专业中专毕业生共约1430 人,其中水泥工艺专业自1954 年至1982 年共毕业约1160 人;耐火材料工艺专业自1951 年至1956 年共毕业约150人;玻璃工艺专业自1962 年至1964 年共毕业约120 人。1958 年秋,该校还曾招收玻璃技工班学员100 人(两年制),学员分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11]。
图8-17 博山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同学合影
1958 年,该校升格为淄博工学院,增设玻璃工艺专业。1977 年更名为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1987 年,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校本部由淄博市迁至济南市。2001 年,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目前济南大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前身即为该校的窑业专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校该专业在建筑材料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在国内外同类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而留在淄博的部分于1987 年11 月更名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院,在此基础上经过合并发展,2002 年升格为山东理工大学。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及金属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材料的基础研究、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晶学、材料科学基础、粉体工程学、热工基础与设备、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无机材料工艺学、复合材料学、混凝土、金属材料学等。目前,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陶瓷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技术支撑单位,拥有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室,为我国的工业陶瓷材料等国家新型材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