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土自丹霞
2025年10月31日
武夷茶土自丹霞
文/杨钰鸾
作为武夷山的母体,丹霞地貌较少被人关注和意识到。然而从武夷风景区的丹霞山水这个角度,去梳理它与武夷茶的关系,才发现武夷“茶土”的根基在此。而且这个茶土不仅指植茶之土,岩茶深厚的文化背景更是非丹霞山水而生发不出的。
广义上的武夷山,是指位于闽赣交界处的武夷山脉,它由几十座海拔1500米至2158米的山峰延绵横亘,上挡北方欲南下的干冷寒流,下截东南沿海的温湿海风。整个武夷山在温润气候下,形成了一个以生物多样性闻名世界的动植物乐园。
武夷山景区则位于山脉的东侧。亿万年前此地还是个内陆湖,四周高山的岩石经过漫长风化形成碎屑,在流水作用下沉积到湖盆中。经年累月,一层层的沉淀堆积成几十米至近千米的岩石层。碎屑中的铁被氧化成红色氧化铁,累叠出的岩层就成了红岩。早三纪的地壳运动使武夷湖盆上升,丹霞地貌便露出了雏形,形成了今天更多人所熟知的狭义武夷山,即武夷山风景区,其中61.33平方公里为丹霞地貌(据地质学家黄进《武夷山丹霞地貌》)。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一带属于该山脉的高海拔地带,是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有制作红茶的上好原料。而武夷山风景区这片天然山水盆景般的丹霞山水,有更悠久的制茶历史,曾成为贡茶制作地,诞生了乌龙茶的珍品武夷岩茶。除岩茶和红茶,广义武夷山甚至还孕育有白茶。岩茶因为保留有最多传统乌龙茶的工艺,可以说岩茶通,诸乌龙茶亦通。所以此番走访武夷山,我们且先聚焦武夷岩茶,把地理坐标的重点放在武夷风景区,即狭义的武夷山,也是通常人们谈论所指的武夷山。因此,本期所出现的“武夷山”,若无特别说明,即指武夷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