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

2.福建省尔雅茶文化史博物馆藏宋代建窑盏

3.香港泰华古轩藏宋漆木茶托

4.香港泰华古轩藏宋影青瓶
或称汤瓶、茶瓶、注子等,明代以后叫执壶,现在都叫酒壶了。瓶的基本型就是前有嘴,后有鋬,长颈鼓腹,唐代的最短而直,宋代的长而弯。而叫做注子的,多数与嘴夹90度角,有一直条形把手,嘴也相对短些。瓷制、石制、金银铜铁都有,瓷制的最为常见。茶瓶在点茶中是重要性仅次于茶筅的茶具,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贴别强调瓶嘴:“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欲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宋代的汤瓶,烧水时多直接将瓶插入炉纵火火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