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老茶庄,终被雨打风吹去
2025年10月31日
30家老茶庄,终被雨打风吹去
文/黄小宇图/百年奇苑提供
如今绝大多数老字号均已荡然无存,只有那些留下来的茶庄名号和鲜为人知的传说及为数不多的老房子,见证着昔日茶庄的存在和兴旺。

20世纪50年代集泉茶庄出品的铁罗汉
武夷山的老字号茶庄与茶市一起,伴随着武夷茶贸易的起伏而兴衰。从明末清初发韧,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鼎盛,因战乱渐趋衰微,能撑到新中国解放后的茶庄多并入公私合营。
武夷山历史上的茶庄亦称茶号、茶行,其经营方式有三种类型:自栽自制型、购茶经营型、雇工经营型。其中大部分为茶叶精制、包装(古时称“箱茶”)的加工厂,即购茶经营型。
茶庄的开设者均系资本雄厚的外地茶商,只有少数本地茶商。据武夷山市志记载,当时外地茶商有:下府帮,是以闽南方言为准的茶商,包括漳泉所属各县及旅居潮汕的闽南茶商,主要有集泉、奇苑、泉苑等字号;潮汕帮,是以潮汕方言为准的茶商,主要有兴记、瑞兴等字号;广东帮,是以广州方言组成的茶商;西客帮,是以山西等地为主的茶商。
1940年,台湾茶农学家林馥泉在武夷山从事武夷茶研究,对武夷茶庄进行了调查,当时登记在册的茶庄有三十余家,其中不乏几十年及上百年经营历史的、颇有名望的茶庄,如集泉茶庄、奇苑茶庄、泉苑茶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