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丛水仙茶青,对比正岩、河洲和外山茶
2025年10月31日
用高丛水仙茶青,对比正岩、河洲和外山茶
文/张立柏
对武夷岩茶最基本的分辨,应该从正岩、河洲和外山茶的了解开始。然而,当下少有人会拿出一泡茶说这是外山茶、丹岩茶、洲茶或含有外山茶、丹岩茶、洲茶。因此,我们自己找原料,以野生实验法来对比个中差异。
武夷茶的“水深”是公认的,当地人自嘲说:“马里亚纳海沟里的水有多深,岩茶的水就有多深。”采写期间,我们每次去混得脸熟的饭店吃饭,老板都会一副“看吧,难倒了吧”的神情跟我们寒喧。
只论茶,不论人事的话,所谓水深无非是告诫人们,正岩仅7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哪里能满足那么多需求。因此,对武夷岩茶最基本的分辨应该从正岩、河洲和外山的差别开始。
2006年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即最新的国标)将武夷山行政范围内,凡按照岩茶工艺加工的茶都列入了武夷岩茶,且不做山场划分。做茶的人则多认同2002年版国标中,将景区内外分别以名岩、丹岩划分的方式。然而壤为烂石和砾壤,符合《茶经》里的“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所产的茶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水边的洲茶则长年生于充足水分中,被认为水气重。外山的茶则生长在《茶经》里所说的“下者生于黄壤”的黄壤里,被认为泥味重。然而并没有人会拿出一泡茶坦诚说这是外山茶、丹岩茶、洲茶或含有外山茶、丹岩茶、洲茶。
因此,我们只能自己找原料,以“野生”实验法来对比各中差异。因为并非科学实验,必然有不够严谨和样本数量小等问题。我们的目的除了验证疑惑之外,更重要的在于鼓励读者于茶、于其他事情,遇到疑惑积极探索的心态。

1.摊晾所摘茶青,任其阴干
2.阴干后渐渐氧化褐变的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