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水泡茶最好喝?

什么水泡茶最好喝?

游识猷
遗传学硕士,果壳网主笔,科学松鼠会成员。

朋友去茶店买茶,却买回一肚子疑云—同一款茶,买回家泡起来,怎么都尝不出店里试饮时那滋味!疑心遇到挂羊头卖狗肉,换了一家又去买,这次指定要店家刚刚拆开供试饮的那包,带回家一尝,味道又不对了。怎么回事?

两成可能,问题出在冲泡的手法上。八成可能,问题出在泡茶的水上—家里用的水,不同于茶店里用的水。

说到底,泡茶就是用水为溶质,萃取出茶叶中芬芳怡口的成分。最后萃取结果如何,溶质至关重要。水温、水质、水与茶叶的比率……这些有时甚至比茶品还要关键。明人张大复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谓深得此中三味。

水的第一要点,是水与茶叶的比率。红茶、绿茶容易出味,宜水多茶少,用大壶大杯。乌龙、普洱则需要馥郁茶汤,宜水少茶多,用小壶小杯。

水的第二要点,是水温。温度越高,萃取出的东西也就越多,泡的时间就应该越短。不同种类的茶也有各自适合的水温。越是幼细、松散的茶,越要用较低温度的水。绿茶就宜用85℃左右的水来冲,这样不但茶汤色泽青翠,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绿茶中的抗氧化成分。而越是老叶、紧实的茶,越要用热水。比如武夷岩茶、普洱都可用沸水冲泡,但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茶香散失,且茶碱溶出太多,导致涩有余而香不足。至于洗茶,可以用60℃的水,不至于让茶叶损失太多风味。

还有一种冷泡法,用的是4℃的水。将茶叶简单清洗后,放入大玻璃瓶,灌满白开水,然后放入冰箱冷藏格,静置六小时以上。这样茶中呈味物质能大量溶出,鲜香风味完整保留,而咖啡因溶出量则只有热泡茶的四分之一。咖啡因少了,茶味就不会苦,对咖啡因不耐受的人也可以大量饮用。

水的第三要点,是软硬。

古人将水分为“天水”和“地水”,认为天水为上,地水次之。天水就是来自天上的雨水、雪水;地水就是陆地上的水,又被陆羽分了三品,“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这些排序基本反映了水中金属离子的含量—越低越好。古代空气质量好,雨水雪水近于蒸馏纯净水。山水近于如今的矿泉水。江水是表面水,矿物质低,但泥沙较多。井水近于地下水,泥沙较少,但矿物质多。

从泡茶来说,水中金属离子越少,水质越软,就越不会有金属离子和茶中成分发生反应。至少有22种金属离子会与茶汤组分络合。铁离子会与茶多酚生成黑褐色络合物,让茶味变差,茶汤色深且混浊。钙离子会与儿茶素生成络合物,让茶汤变黄,沉淀变多,香气变淡。镁离子和锌离子量少时,可以让绿茶滋味更甘、汤色更绿,但过犹不及,一旦量多就会增加苦味。

如今空气不好的地方,切勿收集雨水雪水,一杯满是pm2.5的水,那滋味可真是一言难尽。要泡茶,无论是纯净水,或者净水器过滤后的去离子水,都可比拟古代的“天水”。市售矿泉水,也可选择总硬度<50mg/L的来尝试,如果矿物质搭配合宜,甚至可能比纯净水还能引出茶本身的色香味。

只有自来水怎么办?自来水的最大问题,是为了灭菌会添加氯,因此喝起来总有股“消毒水味”。余氯还会与茶中的多酚相互作用,让茶色浑浊,茶味变苦涩。想最大限度地泡出好滋味,就要尽量去除水中余氯。可以在烧水时开着盖子,烧开后再煮个三五分钟。还可以将自来水放在敞口容器里静置数小时,然后再烧开泡茶。少了怪味干扰,茶味自然香醇。一杯下去,轻身换骨,凉风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