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金饭碗,茶厂当学徒
2025年10月31日
放弃金饭碗,茶厂当学徒
约莫过了10分钟,游玉琼走过来,搬了张凳子坐在我旁边,跟所有武夷山人一样,第一句话就是:“来,喝茶。”作为武夷山永生茶业的“当家人”、非遗传承人,游玉琼喝茶的派头却极小,极“不讲究”。普通的白瓷盖碗、玻璃公道杯和几个白瓷小杯。公道杯里还留有上一泡茶的茶汤,已经放凉。她把茶汤倒入自己的杯子里。
在我从小接受的观念里,放冷的茶是不喝的。刚想阻止她,她已一饮而尽。看出我的欲言又止,“对于我们做茶的人来说,茶就是生命,浪费不得”,游玉琼笑着说,“当然,冷的我自己喝掉,现在来泡新的。”
一提到茶,游玉琼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18岁的时候,游玉琼进了单位,捧上了金饭碗。前一年,时任村支书的父亲游永生承包下九曲茶叶精制厂。“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爸爸自己办厂,得有自己的人来帮忙。”但是,哥哥不喜欢做茶,弟弟妹妹年纪还小,那时游玉琼提出要辞去公职,到茶厂当学徒,帮助父亲。
父亲游永生自然不同意,抛开放弃稳定工作可惜不说,做茶有多苦,只有茶人能体会,女儿在体力上精力上能承受吗?
用游玉琼的话说,做茶要有农民的体魄,技工的灵巧,艺术家的激情。“做青走水都是通宵达旦连着做,而且在这过程要一直看护,不能有懈怠,更不能有停顿,不然就做不出特有的岩韵。”
当时一批学茶的学徒里有40多个女孩子,唯一还在生产一线的就剩下游玉琼了。
“说实在,如果不是因为这是自己家里的行当,可能我也放弃了,但是放弃了谁来帮我爸爸?”对爸爸的孝顺,对家庭的责任,让游玉琼坚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