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武夷
2025年10月31日
微观武夷
文/邹嘉丰
武夷山人有一句颇为自豪的话,叫做“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抛开高下不谈,此句已得武夷美景的“神髓”。武夷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小丘”,我们不去赞颂巍峨壮阔的碧水丹山,独拍这方寸之间的大千世界。
内鬼洞
当时正处于午后时分,外鬼洞阳光灿烂,白云清晰可见。另一边的内鬼洞却阴阴沉沉,凉风阵阵,体感温度至少比外面低了2~3摄氏度。再往内鬼洞深处走,突见阳光破入山壑,云间流瀑,直挂岩壁。

兰汤村路边
刚入山场的时候看到苔藓多的就以为是老枞,其实非也,这是武夷的地理环境气候所致。图为武夷蕨类植物槲蕨。兰汤村前的绿道是完全不输于风景区的拍摄圣地,其中一个同事的话犹在耳边:“简直就是Windows开机画面级别的风景啊。”武夷景区内不知名的石桥甚多,造于何时何代,谁造的也早已不可考。这些石桥造型古朴,可见的空隙和表面上覆盖着层层的苔藓和杂草。天心永乐禅寺香火旺盛,相比起来慧苑寺倒多了几分清净和闲适。

慧苑寺门前

三坑两涧
武夷的水,不仅仅是目所能及的江河、溪流,还反映在目所不能见的山岩、植物上。凑近去看,你能看到山岩的水是有节奏地渗出,仿佛通灵,如人体排汗一般。还有植物的茎脉,透明犹如血管,能看到其中水分的输送、流转。或许,这也是武夷岩茶“香中有水”的原因吧?

流香涧
去武夷,不止要看险极惊心的山道、登高远眺的辽阔,还要看藏在雄壮臂弯里的温柔细节。流水、岩石、小草恰如天地人之三才,共同构成了一种平衡的,跃动的,无处不在的生命力。这就是武夷特有的“大环境中的小环境,小环境里的大世界”。

去往马头岩的路上
武夷的植物都长得很倔强,哪管你是绝壁还是山崖,缝隙还是洞府。客观上,险峻的地形也让这些植物能在时间的长河中免于人类的叨扰,保持了较为完善和多样的生物系统,让武夷岩茶颇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