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简东南闽北出土唐宋茶具简述

器简东南闽北出土唐宋茶具简述

文/余闻荣

五代时期,现在闽北建瓯的东凤镇凤凰山下,已经是闽王生产贡茶的北苑,南北宋一直延续为朝廷贡茶的基地。所以宋代的建州,现在的闽北,为宋代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饮茶风气极为盛行,也因此,闽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唐宋茶具。

余闻荣
福建省尔雅茶文化史博物馆馆长

自陆羽著《茶经》之后,中国饮茶的茶具系统初步建立。陆羽把茶的生产加工工具称为茶具,把茶的煮饮器具称为茶器。陆羽的二十四茶器所涉太泛,这一点宋人所列相应精确,蔡襄《茶录》中列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器,而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仅列碾、罗、盏、筅、瓶、杓六器,最著名的宋人茶具系统当属南宋末审庵老人的 《茶具图赞》的十二器:

韦鸿胪(茶焙)、木待制(砧椎)金法曹(茶碾)、石转运(茶磨)、胡员外(茶勺)、罗枢密(茶筛)、宗从事(茶刷)、漆雕密阁(茶托)、陶宝文(茶盏)、汤提点(茶瓶)、竺副帅(茶筅)、司职方(茶巾)。

如果把茶具放在同心圆中,核心的圈是茶盏与托,次则茶瓶、注瓶、茶筅是也,次则煮水之具,风炉、釜、铫、铛,次则砧椎、茶碾、茶磨、茶筛、茶刷。如茶焙、茶笼、茶巾等,可不以茶具视之。

陆羽生活的盛唐,流行煮茶,而唐末点茶就开始出现,到五代,点茶已经成为主流。五代时期,现在闽北建瓯的东凤镇凤凰山下,已经是闽王生产贡茶的北苑,南北宋一直延续为朝廷贡茶的基地。所以宋代的建州,现在的闽北,为宋代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饮茶风气极为盛行,也因此,闽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唐宋茶具,除了有机物材料如竹木漆制成的茶具,多数茶具品种闽北都有出土,现择其要者述其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