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3场茶会

2天,3场茶会

说来也奇怪,时间这个计量单位,在这会儿流逝得极快—明明只喝了几道茶,一个下午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这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既是种幸福又是种遗憾吧?

好在,茶是永远不缺的。

我在这儿待的两天,至少赶上了3场茶会。一场来了几个北京的古器玩家,认识了当地古董文化名家余闻荣老师;一场赶上了傍晚后的“水叔夜话”,听孝文(当地武夷岩茶非遗传承人)的父亲陈敦水聊岩茶江湖、风趣旧事;一场遇上了一个90后小茶友,这位小友为追“牛肉”竟自己跑来武夷收青叶,自己找师傅研究古法制茶……

这些茶会并没有特意地组织,也没有特别的目的,要么是恰好客人到访,要么是朋友的偶遇,彼此凭借一杯茶的缘分清谈半日,兴起而来,兴尽而归。真可谓是现代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

彝山兰若的员工燕子说,“我们这儿有些客人就是这样的。有时我看他连续三天宅在这里喝茶我都为他着急。‘大哥要不我带你去武夷山里走走吧,你老在客栈里待着就白来武夷山玩了!’但是后来我就后悔了,因为他接着连走了三天的山,可把我累坏了。”燕子是武夷山本地人,皮肤黝黑,留着利落的短发,常常被客人误会成男生。她的主要工作是泡茶和带客人游山玩水。

在彝山兰若,时间不再是奢侈品,而手机也不再是必需品。

WiFi当然是有的,但我们人类往往功利得很,总会对当下的选择做出权衡—往往只有身边的世界不够精彩时我们才会拿出手机翻越到一个更为有趣的世界。在这儿,我果断按下关机键,静静喝完面前的这泡茶,没有稿子,没有会议,用5个小时看日落西山,看满天星辰。

这儿的茶会并没有特意地组织,也没有特别的目的,要么是恰好客人到访,要么是朋友的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