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气被骗

讲义气被骗

周国庆自称是武夷山开茶庄第一人。1993年他在武夷山温岭街开了家名气颇“洋气”的茗山茶人斋,当时武夷山还叫崇安县。“我主要卖紫砂的,只卖茶很难开下去。”那时候茶叶行情还没起来,尽管如此,武夷岩茶也不便宜,那里茶叶零售很少论斤买,都是称个3两或是半斤。“我们最好的茶叶每斤100多元,九几年百把块钱的茶叶是很贵的。”

“以前武夷山泡茶都是泡大缸的,我从小也是这样泡,当时所谓洋气一点,最多就是像老电影里泡绿茶那样,一个带盖的杯子,也是一泡泡一天。到了1985年,我在针织厂搞推销的时候就到了潮汕,当年就买了一套茶具回来。陶土的,买了四个。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茶不能浸泡。不过崇安县茶叶局早就已经有盖碗了,只是还没在民间普及开。”1998年周国庆还将茶庄开到了深圳。

老周最近碰到了一件烦心事:他被人骗了。

武夷山早年一直有给客人寄茶样的交易传统,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大量都是广东的客人,一码归一码,讲信誉,有时甚至货直接发给对方等来年一次性结款的都有。“只是后来这几年行情好了,茶样我们一般不太寄了,除非是朋友介绍的。”

坏就坏在朋友介绍这几个字。老周早年在广东做过生意,那边朋友多,“别人指名道姓找你,一听是广东的,你不好拒绝。”于是老周前前后后就给对方发了4件大样,一件大样30斤,合计发了100多斤的茶叶。结果到了约定结款的时间,对方各种理由推迟,等到一周之后再找就找不到了,接电话的秘书还是安溪口音,老周心想完了,自己被骗了。他后来费尽周折查到那个所谓广东人的电话卡其实是用假身份办的,追究都没办法了。后来老周获悉自己茶人群里很多人被这个骗子骗过,每个人三四件大样,大约有300多斤的茶叶。大家都表示除非特殊情况,再不寄茶样了。

之所以在这儿有一两分薄面,所依凭的不过是两点,正义感和讲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