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林亭窑:集宋描银彩茶盏品种之大成
2025年10月31日
遇林亭窑:集宋描银彩茶盏品种之大成
文/图/壶荼夫子
遇林亭窑虽名不见经传,但品类丰富的出土及存世器物,特别是各式的描银彩纹茶盏,充分体现了宋代茶人的审美情趣,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宋代茶人的赏茶品位,提供了翔实丰富的物证,填补了古代文献记载的空白和不足。

遇林亭窑“福山寿海”纹盏
在武夷山风景区北麓莲花峰西南侧,有一座颇具传奇色彩的古代窑址—遇林亭窑。1958年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时,遇林亭窑被确认为宋代古窑址。窑具、残器等散布在大约六万平方米的三个缓坡上,遗存丰富,形制古拙,特别是其中大量釉色绀黑的茶盏,与文献记载中的兔毫盏相同。该窑随即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世纪末,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规划中的环景区公路与遇林亭窑擦肩而过。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考古部门于1998年正式对公路沿线的遗址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虽然只是局部的发掘,却完整清理出两座龙窑。龙窑基宽约两米,长度分别为73.2米和113.1米,为大型半地穴式平焰斜面龙窑。在窑尾区还清理出一座较为完备的制陶加工作坊,包括完整的石砌胎土淘洗池、工棚、沟渠、水井、道路等,功能分明,揭示了宋代遇林亭窑陶瓷加工工艺的流程与特色。随即建立的窑址陈列馆极大地提高了古窑址的保护和展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