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重点山场

武夷山重点山场

整理/杨钰鸾

牛栏坑

地理位置武夷山九曲溪以北三道重要东西向坑涧居中一道,全长不过2公里,种有60亩茶地,是名丛“水金龟”、“紫竹桃”的原产地。

特点大部分面积用于种肉桂,水仙也留有一些。近年牛栏坑肉桂备受市场青睐,火热程度堪比几年前的金骏眉。然而与需求不匹配的是,其一年总产量仅3000斤。

茶树代表品种肉桂、水金龟

大坑口

地理位置武夷山九曲溪以北三道重要东西向坑涧中最南一道,是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横贯东西,连接天心岩和崇阳溪的水系。

特点坑涧两边茶园广布,又为东西朝向,光照充足。进入大红袍母树所在地的路便是顺着大坑口修的,而大红袍母树所在地九龙窠便是大坑口最知名的小区域山场。

茶树代表品种水仙、肉桂及部分名丛

慧苑坑

地理位置武夷山九曲溪以北三道重要东西向坑涧中最北一道,是三坑两涧之三坑中范围最大的一坑,也是武夷山植茶历史最久之处。

特点其范围内还分布有很多为资深老饕所推崇的山场,例如出产优质老丛水仙的竹窠、古井、枫树窠、卢岫等小区域,以及被称为武夷茶基因库的鬼洞。历史上慧苑坑名丛多达八百余种,因此也被称为“名丛大观园”。

茶树代表品种水仙、白鸡冠

悟源涧

地理位置位于马头岩南麓。

特点三仰峰诸多山头流出的小溪流,汇集到马头岩,形成了涧的源头。涧水一路流淌,注入到山脚兰汤村的池塘沟渠,最后汇入了九曲溪。涧谷夏日阴凉而冬少寒风。独特的丹霞地貌,风化的沙砾岩,养育了闻名天下的名茶。

茶树代表品种水仙

流香涧

地理位置一条与三大坑垂直走向的溪流,其溪水来源之一为倒水坑。

特点“流香涧”石刻之处是仅可容一人通行的清凉峡。是名丛“不知春”的原产地。

茶树代表品种水仙

碧石岩

地理位置位于武夷山风景区西北部。

特点武夷山风景区西北部重要山场,因此岩通体青碧而称碧石岩。碧石岩为南北向山体,北高南低,岩体东壁又附有一岩。碧石岩以老丛水仙闻名,保留有较多具有一定树龄的高丛水仙,另也种有不少肉桂。

茶树代表品种水仙

马头岩

地理位置东起大王峰,南起天游峰,西起三仰峰,北起大红袍景区(九龙窠)。

特点马头岩为五石并列,气势如五匹骏马竞相奔腾,由于此岩磊石堆垒,又名磊石岩。不同于坑涧的狭长谷地,马头岩范围内的山场比较开阔,茶园日照充足。由于范围较大,其下又分出一些小区域山场,比如三花峰、桃树窠和云峰。马头岩多种肉桂,近年来也备受市场关注,常与牛栏坑肉桂一并被茶客提及讨论。为名丛“竹叶青”的原产地。

茶树代表品种肉桂

弥陀岩

地理位置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北部。

特点弥陀岩形似僧帽。岩麓有寺庙弥陀寺。曾与佛国岩一同作为出口大宗水仙茶的产地,也是名丛“金锁匙”的发源地,如今弥陀岩主要出产依旧以水仙为主。

茶树代表品种绿绣球、金锁匙

三花峰

地理位置位于九龙窠峡谷南面。

特点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三花峰三岩下合上离,宛若盛开的三朵鲜花,因而得名。岩上苔藓斑驳,石色苍然,岩顶小树青藤繁郁滋长。

茶树代表品种传统五大名丛之一的“半天妖”原产地

刘官寨

地理位置鹰嘴岩西北大约三里处。

特点此地四面峭壁,中间平坦,形成幽谷,山寨即建于谷底。肇建者为南宋归隐故里的将军刘衡(字兼道)。他与儿子刘甫(字岳卿)带领乡民在此建寨,护乡御寇,造福一方。乡民感念刘氏父子之功德,遂名之为刘官寨。至今仅存土石垣、石基。

茶树代表品种名丛“石中玉”、“醉水仙”、“玉蟾”等原产地

莲花峰

地理位置位于白岩西侧。

特点以形似白莲花而得名。该峰在筇岩西北,竹柏苍郁,顺山道曲折盘旋而上,可达山峰顶点,顶复平坦。将近洞顶之处有一狭长石罅,上有石洞。古时,曾有岩民居住洞中。俯视洞下,悬崖万丈,令人怵目惊心;放眼遥望,则环景公路(高星公路)萦绕于山麓。

茶树代表品种名丛“金桂”原产地

佛国岩

地理位置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北部。

特点岩体方正庄重,岩顶及其周围都植有茶树。与坑涧谷地不同,这一带的山场茶园都较开阔,光照充足。

茶树代表品种名丛“金锁匙”的原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