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端追逐山场,生产端精进品质
2025年10月31日
消费端追逐山场,生产端精进品质
文/杨钰鸾
近年岩茶的青睐者、从业者连年增多,岩茶的效益对整个武夷山市变得越来越重要。值得庆幸的是,武夷岩茶总体正朝向一个不追求产量面积,而更重视质量的方向发展。
以今天武夷岩茶在消费端的需求热度,以及生产端茶农茶商的积极投身程度,很难想象十几年前,大约是2002年前后,武夷山人得把茶运到当时的岩茶最大消费地漳州云霄县售卖,且价格只能卖到十多二十块一斤,还要面临几个月都拿不到货款的状况。
可如今,即便普通岩茶做出来都不愁卖的了。2016年6月,本书编写组进入武夷山走访,此时正是一年之中新茶还在焙火未上市时,我们所接触到的不同规模岩茶生产者几乎都只能拿出毛茶,或是正焙还需再焙的茶,而去年的茶一概早早就售完。
岩茶今天的火热并非一时井喷,自2002年原国有企业武夷岩茶总厂歇业以来,摆脱了计划经济束缚的岩茶就已经开始渐渐拾回它应该被得到的肯定。2006年,热门电视剧《乔家大院》主角乔致庸为贩卖武夷茶,千辛万苦打通从武夷山到俄罗斯恰克图的万里茶道之路,使得很多并不了解武夷茶的人开始对武夷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武夷山不少人的印象中,自2007年起,武夷岩茶的起色日渐明显。2010年以后,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以及风靡一时的金骏眉红茶,都推进了外界对武夷茶的留意和认识。近年岩茶的青睐者、从业者逐年增多,岩茶的效益对整个武夷山市变得越来越重要。值得庆幸的是,武夷岩茶总体正朝向一个不追求产量面积,而更重视质量的方向发展。

2012年市政府全面禁止新开茶园。正岩所在地武夷山风景区内作为非遗保护项目,更是一土一木都不能随便动

近年,以各个行政村为单位开展的民间斗茶赛也纷纷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