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食物过敏的诊断首先需进行临床评估,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比较容易观察到食物和症状之间的关系,临床怀疑某种食物过敏后可采用皮肤试验或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测定来评估食物与症状间的相互关系。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症状与饮食之间的时间关系比较难确定。食物过敏的诊断应尽可能明确:①受累的组织器官;②过敏的严重程度;③过敏原的种类;④过敏反应的免疫学机制。
2.常见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
(1)皮肤表现
1)感染性皮疹:多为急性,伴有发热和相关感染征象,瘙痒程度较轻,感染控制后皮疹很快消退,一般不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2)接触性皮炎: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分布较局限,去除外界因素后症状消失。不接触就不再复发。皮肤斑贴试验可明确诊断。
3)新生儿痤疮:多于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好发于额部、颊部和下颌,也可累及上胸部和头皮,表现为红色丘疹或丘脓疱疹,部分可见粉刺,疹型单一。大多数在1~3个月内自愈。
(2)消化道表现
1)感染:常为急性起病,也可因感染迁延而出现慢性消化道症状,许多急性和慢性消化道感染的表现容易与食物过敏的消化道症状类似。可通过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和回避激发试验综合判断。
2)乳糖不耐受:在我国较多见,消化道症状易与牛奶蛋白过敏反应混淆。可测定大便乳糖或进食无乳糖配方进行鉴别。
3)胃食管反流:婴儿期胃食管反流较常见,食物过敏可以引起。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
(3)呼吸道表现
1)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期较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食物过敏如反复出现呼吸道症状,应与感染相鉴别。
2)感染所致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可能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持续存在,婴幼儿喘息和咳嗽持续反复。食物过敏引起的呼吸道症状应与此鉴别。
(4)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机制参与的一种炎症反应。某些免疫缺陷,尤其是T细胞缺陷或紊乱可引起特殊的过敏免疫应答。
1)Wiskot-Aldrich综合征(Wiskot-Aldrich syndrome,WAS):是一种以血小板计数减少、湿疹、反复感染为主要症状的免疫缺陷疾病,以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遗传。WAS患儿通常伴有严重的湿疹、血嗜酸性粒细胞和IgE明显增高。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高IgE综合征:是stat3基因突变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临床以反复皮疹、皮肤及呼吸道细菌和真菌感染、肺部实变,以及骨骼发育障碍为主要特征。血嗜酸性粒细胞及IgE异常增高。
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高IgE综合征:是DOCK8基因缺失引起的免疫缺陷病,婴儿期以反复皮疹起病,常年反复发生皮肤病毒感染、软疣、疣和疱疹,血IgE、血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高。
4)Omenn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由于RAG1或RAG2基因缺失,导致出生后早期严重感染,红皮病,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腹泻,生长发育迟缓,嗜酸性粒细胞和IgE升高。
5)IPEX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它的全名:X性连锁多内分泌腺病、肠病伴免疫失调综合征(immune dys-regulation,poly-endocrinopathy,enteropathy,X-linked syndrome,IPEX),是一种由人类FOXP3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的免疫系统遗传性疾病,为免疫调节失衡疾病大类中的自身免疫综合征。临床上多器官发生严重的自身免疫现象,包括肠病、皮炎、内分泌病和其他器官特异性疾病,如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肾炎、肝炎等。
6)Netherton综合征:是一种很罕见且严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先天性鱼鳞癣状红皮症等皮肤毛发改变,血清高IgE。转录Kazal型相关蛋白酶抑制蛋白(Kazal-type-related inhibitor,LEKTI)的SPINK5基因的突变,是造成Netherton综合征的原因。
7)22q11.2缺失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微缺失导致的多器官畸形,以及以T细胞不同程度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由于T细胞发育障碍,部分患儿可表现为严重的皮疹,以及高血清IgE水平。临床通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畸形、胸腺发育不良、反复感染、发育落后,以及咽腭发育不良和特殊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