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临床表现
1.起病 急性起病,发病前数日常有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症状或皮肤脓肿等。患儿可出现非特异性全身感染的非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发热、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皮肤体征等,小婴儿早期可表现为易激惹、烦躁哭闹、眼神呆滞等。
2.神经系统表现
(1)颅内压增高:典型表现为头痛和喷射性呕吐,婴儿可出现前囟饱满、紧张,颅缝增宽;重症患儿可有昏迷,甚至脑疝。
(2)惊厥:20%~30%的患儿出现惊厥,可为全面性或局灶性,惊厥的原因有脑实质炎症、梗死或电解质紊乱。
(3)意识障碍:为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谵妄甚至昏迷等意识变化。一旦发生昏迷,常提示预后不良。
(4)脑膜刺激征:为脑膜炎的特征性表现,表现为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但1岁半以内的患儿这些体征可不明显。
(5)局灶体征:由局灶性炎症、血管闭塞或并发症引起,可出现颅神经受累、肢体瘫痪或感觉异常等。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多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可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呼吸节律不整、拒乳呕吐、发绀、黄疸加重等非特异性症状,查体仅见前囟紧张,很少出现典型的脑膜刺激征,极易误诊。
3.并发症
(1)硬膜下积液:30%~60%的患儿出现硬膜下积液,多发生在化脓性脑膜炎起病的7~10天后。当化脓性脑膜炎有效治疗过程中体温不降或退而复升、病程中出现进行性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头围增大、呕吐、惊厥、意识障碍时应考虑到硬膜下积液的可能,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可帮助诊断,小婴儿硬膜下积液穿刺检查可明确诊断。
(2)脑室管膜炎:多见于婴幼儿诊断治疗不及时的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表现为发热持续不退、频繁惊厥,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脑脊液难以恢复正常。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可帮助诊断,侧脑室穿刺检查可明确诊断。
(3)脑积水:前囟扩大饱满,头围进行性增大、颅缝分离、头皮静脉曲张等,严重时可出现落日眼,神经精神症状进行性加重。
(4)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可表现为脑性低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降低,加重脑水肿、惊厥发作和意识障碍。
其他症状可出现失明、耳聋、继发性癫痫、瘫痪和智力低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