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阴性、螺旋状微需氧菌。1983年,澳大利亚的Marshall和Warren报道从人体胃黏膜上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认为该菌可能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菌。随后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证实其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usoc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1994年WHO将其列为Ⅰ级致癌原。首次报道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在1986年。儿童的机体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受外界致病因子侵袭,且自身免疫和防御机制不完善,因此相对于成人,更易感染幽门螺杆菌。一旦感染,很少自然根除,严重者可引起组织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