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断评估流程

四、诊断评估流程

图15-1 2012 ICS指南推荐的儿童夜遗尿症诊断评估流程

临床上,对儿童夜遗尿症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排尿情况记录,进一步明确遗尿诊断的分类(图15-1)。

1.病史采集 应包括夜间遗尿、日间排尿、排便情况,心理行为问题、饮水习惯、家族史及既往治疗情况,可帮助诊断并排除潜在疾病。

2.体格检查 应重点检查生长发育情况、血压、外生殖器、腰骶部及神经系统检查,以发现解剖学或神经学异常疾病。

3.辅助检查 所有初诊儿童应进行尿液分析检查,可帮助排除潜在疾病。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儿童膀胱功能异常和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对于伴有明显日间排尿症状及排便异常者,可考虑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及腰骶部MRI等检查。

4.排尿日记 排尿日记是评估儿童膀胱容量和是否存在夜间多尿的主要依据,从而判断患儿夜遗尿的类型,指导治疗。

排尿日记应在做到睡前2小时限水并排空膀胱之后进行评价,需详细记录至少3~4个白天(儿童上学期间可于周末记录)和连续7个夜晚儿童饮水、遗尿、尿量等情况(表15-1)。填写排尿日记前临床医师应与家长和患儿充分沟通,详细讲解排尿日记的具体记录方法,以确保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MNE分型诊断 根据日间排尿日记得到的MVV数值和夜间排尿日记得到的夜间尿量数值与预期膀胱容量进行比较,可将MNE分为以下4种亚型。

表15-1 排尿日记

(1)NP型:MVV大于预期膀胱容量的130%,提示存在NP。

(2)膀胱容量偏小型:MVV低于预期膀胱容量的65%,提示膀胱容量偏小。

(3)NP并且膀胱容量偏小型:以上2项均存在。

(4)夜间尿量正常并且膀胱容量正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