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5年11月03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决定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化脓性改变,典型的化脓性脑膜炎诊断不难。急性起病出现发热、颅内压增高、急性脑功能障碍、脑膜刺激征表现时,应考虑化脓性脑膜炎诊断,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符合化脓性脑膜炎改变者可明确,脑脊液和血培养阳性可进一步明确病原菌;如病情早期脑脊液检查无明显异常但临床仍高度怀疑化脓性脑膜炎者可复查脑脊液。
腰椎穿刺对大部分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是安全的,但有如下情况者应禁忌或暂缓腰椎穿刺检查:颅内压明显增高、出血倾向、穿刺部位皮肤软组织感染、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及休克需要紧急抢救。
2.鉴别诊断
(1)病毒性脑膜炎:一般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脑脊液外观清亮,细胞数正常或数百个,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含量正常,病毒学检测可明确病原。
(2)结核性脑膜炎:易与经过不规则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混淆,多亚急性起病(婴幼儿可急性起病),常有与结核患者接触史或肺部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脑脊液外观呈磨玻璃状,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较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腺苷脱氨酶升高,抗酸染色找到分枝杆菌可确诊,结核菌培养、T-SPOT阳性有利于诊断。
(3)真菌性脑膜炎:起病较慢,以进行性颅内压增高而致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墨汁染色、乳胶凝集及真菌培养阳性可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