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诊断与分类
1.诊断标准 儿童夜遗尿症是指年龄≥5岁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诊断要点包括:①患儿年龄≥5岁(5岁作为判断儿童夜遗尿症的年龄标准虽带有一定主观性,但其却反映了儿童排尿控制能力的发育程度);②患儿睡眠中不自主排尿,每周≥2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而偶发遗尿的儿童除外);③对于大年龄儿童诊断标准可适当放宽夜遗尿的次数。
2.诊断分类
(1)单症状性夜遗尿(MNE):患儿仅有夜间遗尿,不伴有日间下尿路症状。
(2)非单症状性夜遗尿(non-monosymptomatic enuresis,NMNE):患儿不仅有夜间遗尿,还伴有日间下尿路症状(如尿急、尿失禁、排尿延迟等)。
(3)原发性遗尿症(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自幼遗尿,无6个月以上的不遗尿期,并除外器质性疾病。
(4)继发性遗尿症(secondary nocturnal enuresis,SNE):之前已经有长达6个月或更长不遗尿期后又再次出现遗尿。
3.遗尿疾病相关术语
(1)夜间多尿(nocturnal polyuria,NP):夜间总尿量超过同年龄段儿童预期膀胱容量130%。
(2)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
(3)漏尿:多指白天不知不觉将尿液排出体外。
(4)预期膀胱容量(expected bladder capacity,EBC):计算公式为[30+(年龄×30)],单位ml。
(5)最大排尿量(maximum bladder volume,MVV):24小时内出现的单次最大排尿量(早晨第1次排尿除外),该排尿量需在膀胱日记中保持记录超过3~4天。
(6)夜间总尿量(total voided volume,TVV):应包括夜间尿布增重或夜间排尿量与清晨第1次尿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