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病机制
2025年11月03日
二、发病机制
支配腹部的感觉神经有两类,即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前者分布于腹膜脏层及腹腔内脏,后者分布于皮肤、腹壁肌层、腹膜壁层及肠系膜根部。腹痛可分为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和牵涉痛。
1.内脏性腹痛 是指腹腔内某一器官受到刺激,信号沿交感神经通路传入脊髓。表现为疼痛部位不清,接近腹中线;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性、不适、钝痛和灼痛;常伴有一些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2.躯体性腹痛 来自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痛觉信号,经躯体神经传至脊神经根,反应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其特点是:定位准确,可在腹部一侧;程度剧烈而持续;可有局部腹肌强直;腹痛可因体位变化而加重。
3.牵涉痛 是指腹内脏器引起的疼痛信号,经内脏神经传入,影响相应脊髓节段而定位于体表,即更多具有躯体神经传导特点,如疼痛较强,程度剧烈,部位明确,局部有压痛、肌紧张及感觉过敏等。临床上不少疾病的腹痛涉及多种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