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往肥胖的定义主要参考体重超过平均体重的程度,由于忽视了身高的因素,体重与体脂含量、肥胖并发症的关联性并不十分密切。近年来,国际上已倾向于统一采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作为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肥胖诊断标准为:2~18岁儿童BMI达到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BMI的第95百分位数以上,而BMI在第85~95百分位数之间为超重。对于年龄<2岁的婴幼儿,不建议考虑肥胖的诊断,也不采用BMI评估肥胖程度,而采用身高比体重进行评价。
单纯性肥胖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1.皮质醇增多症 源于垂体疾病者称为库欣病,源于肾上腺疾病者称为库欣综合征。儿童常见病因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肿瘤(腺瘤或癌)、异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等。临床以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等为特征性表现。可通过皮质醇水平、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CT和MRI检查辅助诊断。
2.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Frohlich综合征) 是由下丘脑、垂体及其周围病变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临床以肥胖、性发育障碍为主要表现。
3.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患儿有表情呆滞、食欲不佳、便秘、皮肤苍白、粗糙、身材矮小等临床特征,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
4.劳-穆-比综合征(Laurence-Moom-Biedl Syndrome) 患儿表现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肥胖、生殖器发育不全、智力低下及多指(趾)畸形等症状。
5.贝-韦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 发病与父系15q11- q13染色体表达缺失有关。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肥胖、智力低下和性发育不良等。
6.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 患儿表现为肥胖、多毛、痤疮、月经失调或闭经,毛发分布有男性化倾向,双侧卵巢增大,血浆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增高,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较低,LH/FSH比值>3,可通过B超、CT、腹腔镜等检查确诊。
7.胰岛素瘤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空腹低血糖,可具Whipple三联征特点(自发性周期性发作低血糖症状、昏迷及精神神经症状;发作时血糖<2.8 mmol/L;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可立即消失)。久病者伴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系统损害,如智力低下、癫痫等。B超、CT和MRI检查对较大肿瘤的定位有价值,75%的胰岛素瘤体积较小,因此确诊率不高。PET检查诊断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