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临床表现

四、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7~17天,平均10天。

2.发热期 多无明显前驱症状而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可持续3~5天。患儿除了食欲稍有减退外,多数没有明显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伴随症状,而且热退后精神状态如常。但也有少数患儿会伴有恶心、呕吐、轻微咳嗽流涕、中耳炎等症状,且多见于HHV-6感染婴儿。极少数患儿会出现嗜睡、惊厥等。体格检查可发现咽部弥漫性充血,软腭和腭垂可见小的黏膜斑丘疹,和(或)伴有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轻度肿大。部分患儿可有眼睑水肿,甚至前囟膨隆。

此期临床表现的特点是高热与轻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相符。

3.出疹期 发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退,绝大多数患儿体温在24小时内降至正常。热退后12~24小时出现散在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径2~5 mm不等,压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通常先发生于躯干,迅速波及面颈部,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无明显痒感,无水泡或脓疱。随后病情完全恢复,持续2~3天后,皮疹自行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部分患儿皮疹数小时内即可消退。部分患儿早期腭垂可出现红斑,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

4.其他表现 HHV-6原发感染患儿中,10%~15%表现为典型的ES,其余患儿可表现为单纯发热、热性惊厥、病毒性脑炎、类单核细胞增多症等。HHV-7原发感染常无明显症状,小部分患儿感染后表现为典型的ES,因此极少数患儿会出现两次ES。

5.并发症 有报道称,部分ES患儿(尤其是HHV6感染所致)会出现如下并发症,但是均比较少见。

(1)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可出现嗜睡、呕吐,甚至惊厥,查体可见前囟膨隆、颈抵抗阳性。如果做腰椎穿刺会发现脑脊液呈病毒性脑膜炎改变,甚至脑电图检查会有脑炎的相应表现。

(2)肝功能异常:部分ES患儿会出现肝脏的轻度肿大、转氨酶轻中度升高,但一般不会有黄疸,多数可自行恢复正常。

(3)肺炎:疾病本身或合并其他病原感染可并发肺炎,表现为咳嗽明显、双肺听诊可及干、湿啰音,胸片检查提示肺炎。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极少数ES患儿可出现皮肤出血点、血小板计数下降,但是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