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2008年提出如下建议。

1.缺铁诊断标准

(1)具有导致缺铁的危险因素,如喂养不当、生长发育过快、胃肠道疾病等。

(2)血清铁蛋白<15μg/L,伴或不伴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

(3)血红蛋白正常,但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2.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1)血红蛋白降低,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6月龄~6岁<110 g/L,7~14岁<120 g/L。应注意海拔对血红蛋白值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 000 m,血红蛋白上升4%。

(2)外周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改变,MCV<80 fl,MCH<27 pg,MCHC<310 g/L。

(3)具有明确的缺铁原因。

(4)铁剂治疗4周后血红蛋白升高20 g/L以上。

(5)铁代谢检查指标符合缺铁性贫血标准:血清铁降低<10.7μmol/L,血清铁蛋白<15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总铁结合力>62.7μmol/L。

(6)对诊断困难或诊断后铁剂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儿,可考虑行骨髓穿刺和铁染色检查,铁粒幼细胞<15%仍被认为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金标准”。

(7)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轻型地中海贫血、慢性病贫血等。

符合上述第(1)和(2)项,即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结合病史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可拟诊为缺铁性贫血。如铁代谢检查指标同时符合诊断标准,则可确诊,如无相关实验室检查条件可直接开始诊断性治疗,铁剂治疗有效可确诊。

3.鉴别诊断

(1)地中海贫血:主要与轻型地中海贫血鉴别。地中海贫血可有:家族史,轻度肝、脾大,血红蛋白电泳异常,游离原卟啉正常,血清铁及骨髓可染铁增多,可检出地中海贫血基因。

(2)慢性感染或结缔组织疾病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血清铁降低,血红蛋白轻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可正常或降低,骨髓内铁粒幼细胞增多,对铁剂治疗无效。

(3)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铁代谢改变与缺铁性贫血相同,但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苍白、咯血,痰和胃液中可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网织红细胞增高,胸片上肺野中可见斑点状、粟粒状或网点状阴影。

(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血清铁及铁蛋白正常或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骨髓中细胞外铁明显增加,中、晚幼红细胞的核周围可见铁颗粒呈环状排列。

(5)铅中毒:红细胞内可见嗜碱性点彩,血清中铅含量增高,红细胞中及尿中原卟啉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