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1.传染源 人是幽门螺杆菌唯一的已知自然宿主,幽门螺杆菌感染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
2.传播途径
(1)口-口途径:口-口途径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一种主要方式。Lee等(1991)已在动物试验中成功证明了幽门螺杆菌的口-口传播。幽门螺杆菌栖居于胃,通过胃 口反流或呕吐,幽门螺杆菌可在口腔定植,存在于唾液中,尤其是牙垢斑上,使口腔成为直接或间接传播源。
(2)粪-口途径:由于胃黏膜细胞的持续更新,幽门螺杆菌不断脱落入胃腔,通过胃液到达肠内,最终进入粪便。多项研究在粪便中检出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在粪便中具有活性,提示粪便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染途径。
(3)胃-口途径:Leung等(1999)首次采用PCR技术和分离培养法从人的自然呕吐物中检测出幽门螺杆菌。Parsonnet等(1999)也从16例幽门螺杆菌血清学阳性无症状患者的80个呕吐物标本中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有38%的患者在呕吐过程中收集的空气标本中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Bohmer等(1997)发现常有食物反流的智力低下成人,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增高。这些研究均支持幽门螺杆菌胃-口传播的可能。
(4)经医疗器具传播:在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后,用聚合酶链反应试验(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可发现61%胃镜表面和钳道受幽门螺杆菌污染,活检钳污染更为严重。常规用70%酒精清洗不能清除幽门螺杆菌,而用戊二醛浸泡可杀灭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具体如何传播目前还不明确。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影响是主要的,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口拥挤、卫生状况差、不洁净的食用水、居住条件拥挤、多人睡同一张床、缺乏喂养知识的教育和辅导、水源污染、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另有一些因素可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性,包括家庭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照料者用咀嚼过的食物喂小孩、非母乳喂养、家长受教育程度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