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治疗和处理

七、治疗和处理

哮喘控制治疗应尽早开始。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包括:①急性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感染治疗;②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感染、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

1.急性期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需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及时恰当的治疗,以迅速缓解气道阻塞症状。

(1)基本治疗:吸氧、休息、清淡饮食、必要的液体摄入。

(2)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吸入抗胆碱能制剂,必要时可应用氨茶碱及硫酸镁。

(3)早期应用大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控制,可选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1 mg/次,或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0.8 mg/次,每6~8小时1次,但病情严重时不能以吸入治疗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4)抗感染治疗:应用于有合并感染者。

2.长期治疗方案 根据年龄分为年龄≥6岁和<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分别分为5级和4级,从第2级开始的治疗方案中都有不同的哮喘控制药物可供选择(图12-1和图12-2)。对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哮喘患儿,参照哮喘控制水平,选择第2级、第3级或第4级治疗方案。在各级治疗中,每1~3个月审核一次治疗方案,根据病情控制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如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如部分控制,可考虑升级或越级治疗直至达到控制。但升级治疗之前首先要检查患儿吸药技术、遵循用药方案的情况、变应原回避和其他触发因素等情况,还应该考虑是否诊断有误,是否存在鼻窦炎、变应性鼻炎、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和肥胖等导致哮喘控制不佳的共存疾病。

在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中,除每日规则地使用控制治疗药物外,根据病情按需使用缓解药物。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最有效的缓解药物,是所有年龄儿童急性哮喘的首选治疗药物。在中重度哮喘,或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以选择联合吸入抗胆碱能药物作为缓解药物,以增强疗效。年龄≥6岁儿童如果使用含有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单一吸入剂进行治疗时,可作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应用。

图12-1 年龄≥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图12-2 年龄<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