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便 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便秘是人们常有的一种症状。一般说来,排便后8小时内所进食物在40小时未能排出,即为便秘。临床上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种。器质性疾病所致大多为结肠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则大多为直肠性便秘,即习惯性便秘。尤以中年或中年以上经产妇女为多。
中医学认为,便秘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由于现代人饮食过于精细,嗜食辛辣,饮食失调,运动量减少,生活无规律,疲劳过度等原因影响肠胃功能而引发便秘。
【临床表现】
1.燥热型便秘 临床症状表现大便干结,同时伴有小便短赤,身热,口干、口臭,口渴喜冷饮,腹胀、腹痛等。
2.气滞型便秘 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胁腹胀痛,嗳气频作,情志不畅,心烦易怒,舌苔薄腻。
3.气虚型便秘 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干结,虽有便意感,却难以排出,常伴气短、疲乏,面色无华,舌色淡苔白。
4.血虚型便秘 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甲色淡。舌淡。
【醋疗方】
柏仁醋调方
[组 成] 柏子仁10克,火麻仁1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柏子仁、火麻仁微炒研细,装入纱布袋内,水煎20分钟,弃药袋加醋调匀。每日1剂,便通为度。
[功 效] 润肠通便。适用于老年性便秘及习惯性便秘。
葱醋敷脐方
[组 成] 大葱白200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大葱白洗净切丝,放入锅内加醋炒至很热,分2包,趁热敷脐上,凉则互换,不可间断,6小时后大便可通。
[功 效] 消积散寒,通便。适用于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其证因饮食过度,或恣食生冷,或寒邪凝结,或呕吐既久,胃气上冲,上逆不降。
蜂蜜醋蛋液方
[组 成] 蜂蜜适量,鸡蛋1个,9°食醋150~180毫升。
[制法用法] 先将鸡蛋洗净,放入广口玻璃瓶中,倒入醋,密封48小时,待蛋壳软化,仅剩下薄皮包着胀大的鸡蛋时,启封。将鸡蛋清、鸡蛋黄与醋搅匀,再放置24小时后即可食用。每剂分5~7天服完,每日1次,每次约30毫升,加温开水2~3倍及蜂蜜调匀,于清晨空腹时服用。软蛋皮可1次食完。胃溃疡、胃酸过多者慎服此液。
[功 效] 开胃消食,润肠通便。适用于各种便秘。
马铃薯醋汤方
[组 成] 马铃薯、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绞汁与醋混匀共服。每日清晨或午饭前后各服半杯。
[功 效] 润肠通便。适用于便秘。
山楂萝卜醋方
[组 成] 生山楂10个,萝卜1个,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上3味加水共煎,每日1剂,分3次服用,可同时吃山楂。
[功 效] 理气宽肠,消食开胃。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调中丸方
[组 成] 大黄(锉)120克,鳖甲(醋炙)120克,朴硝120克,桃仁(麸炒)120克,皂荚(去皮,捶碎,用水一大碗浸,滤过取汁)5挺,萝卜(刨丝绞汁)500毫升,陈醋2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前4味研细末,陈醋、皂荚汁、萝卜汁煎沸2~3分钟后,入药末熬成膏,做成梧桐子大丸,每次服20丸,米汤送下。
[功 效] 清热涤肠,润肠通便。适用于大肠风热秘涩不通。
【注意事项】
1.避免久坐久卧,多进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2.加强腹肌锻炼,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促进排便。
3.每日至少喝8杯水,尤其在食用高纤维食品时,更应注意保证饮水。
4.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青年人要多吃绿叶蔬菜,老年人适量增加粗纤维食品。
5.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以逐步恢复或重新建立排便反射。
6.便秘多发生在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及年老体弱者等高危人群中。治疗时应特别注意患者的反应,疗效不明显时应采用其他疗法,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