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蛇虫咬蜇伤
蛇咬伤分为无毒与有毒两种情况。前者按一般外伤处理即可。后者局部红肿、疼痛,以至伤处起水疱;甚则发黑形成溃疡,出现头晕、头痛、瞳孔散大、呼吸困难等症;严重者,面部失去表情、舌强不能言语、血压下降、黏汗淋漓、头项软瘫等,最后晕厥而亡。故毒蛇咬伤后,应立即在伤口近心端缚扎,以防毒素扩散。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虫蜇伤,即是诸虫通过它们的毒刺及毒毛刺或口器刺吮而使人发病,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能蜇伤人体的虫类颇
多,常见的有蜂蜇伤、蜈蚣蜇伤、蝎蜇伤等。一般病程较短,数天后症状可以消失,不需内治。严重者可配合内服中成药。
【临床表现】
1.蛇咬伤
(1)神经毒致伤:表现为伤口局部出现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约在伤后30分钟后,觉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最后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致使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如抢救不及时则最后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患者可迅速死亡。
(2)血液毒致伤:表现为咬伤的局部迅速肿胀,并不断向近侧发展,伤口剧痛,流血不止。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疱或血疱,皮下瘀斑,组织坏死。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如结膜下瘀血、鼻衄、呕血、咳血及尿血等。个别患者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患者可伴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及高热。治愈后常留有局部及内脏的后遗症。
(3)混合毒致伤:表现兼有神经毒及血液毒的症状。从局部伤口看类似血液毒致伤,如局部红肿、瘀斑、血疱、组织坏死及淋巴结炎等。从全身来看,又类似神经毒致伤。此类伤员死亡原因仍以神经毒为主。
2.虫蜇伤
(1)蚊、蠓叮咬:表现因人而异,有的人只出现针尖至针帽大小的红斑疹或瘀点,毫无自觉症状;有的则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风团,自觉瘙痒。婴幼儿面部、手背或阴茎等部位被蚊虫叮咬后常出现血管性水肿。
(2)蜂蜇伤:蜇伤后立即有刺痛和灼痒感,很快局部出现红肿,中央有一瘀点,可出现水疱、大疱,眼周或口唇被蜇则出现高度水肿。严重者除局部症状外还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烦躁等全身症状或抽搐、肺水肿、昏迷、休克甚至死亡。蜇伤后7~14天可发生血清病样迟发超敏反应,出现发热、荨麻疹、关节痛等表现,毒蜂蜇伤者还可发生急性肾衰竭和肝损害等。
(3)蝎蜇伤:蜇伤后局部即刻产生剧烈疼痛,并出现明显的水肿性红斑、水疱或瘀斑、坏死,甚至引起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这是溶血性毒素所致。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流泪、流涎、心悸、嗜睡、大汗淋漓、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精神错乱、甚至呼吸麻痹导致死亡,这是神经性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引起。幼儿如被野生蝎蜇伤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醋疗方】
醋 茶 方
[组 成] 食醋400毫升。
[制法用法] 当茶饮。在内服的基础上可配合外用方。
[功 效] 清热解毒。适用于毒蛇咬伤。
大蜗虫醋方
[组 成] 大蜗虫12克,蒲公英60克,夏枯草30克,明矾3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以上前4味捣烂,用醋调匀,敷于患处。
[功 效] 散瘀解毒。适用于蛇虫咬伤。
地耳草醋方
[组 成] 地耳草100克,醋15毫升。
[制法用法] 将地耳草洗净,再捣烂取汁,加入食醋,温开水调服。每日口服1次。另将药渣加水酒少许再捣烂,外敷伤口周围。
[功 效]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适用于毒蛇咬伤等。
附子磨醋方
[组 成] 附子1枚,清醋300~600毫升,浓醋适量。
[制法用法] 如遇蝎蜇、虫咬时,急饮清醋,使蝎毒不扩散,然后用浓醋磨附子,取汁涂搽患处。
[功 效] 解毒止痛。适用于蝎蜇、虫咬伤。
鸡屎醋调方
[组 成] 鸡屎、白米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用白米醋将乌骨白毛鸡屎调成稀糊,涂于患处。
[功 效] 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蜈蚣咬伤。
金荞麦醋敷方
[组 成] 金荞麦、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金荞麦研细粉,用醋调糊状,搽患处。
[功 效] 清热解毒,排脓散瘀。适用于蛇、蜈蚣咬伤。
明矾醋方
[组 成] 明矾适量,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明矾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功 效] 杀虫解毒,散瘀止痛。适用于蝎子蜇伤。
浓醋湿敷方
[组 成] 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用布蘸浓醋湿敷患处,随时加醋湿敷。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痒。适用于黄蜂蜇伤。
蛇伤四味方
[组 成] 五灵脂4.5克,雄黄1.5克,食醋500毫升,白酒适量。
[制法用法] 将五灵脂、雄黄研末,用醋、酒调服,每日1次。
[功 效] 活血化瘀,解毒。适用于毒蛇咬伤、蝎蜇伤。
生铁磨醋方
[组 成] 生铁1块,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用醋磨生铁块,取汁涂于患处。
[功 效]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适用于蜈蚣咬伤。
鲜独丁子食醋方
[组 成] 鲜独丁子200克,食醋1000~15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鲜独丁子洗净,与醋装入盆内,外洗伤口,边洗边顺伤口挤压。如果创口太大或已封口者,可剥开伤口,促使毒液外流。每次洗30~60分钟,每隔1~2小时洗1次,必要时每日2剂,直至肿消痛止。
[功 效]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适用于毒蛇咬伤。
芋艿醋方
[组 成] 芋艿数个,醋适量。
[制法用法] 用芋艿磨醋,涂敷患处。
[功 效] 消肿散结,散瘀解毒。适用于蛇虫咬伤。
【注意事项】
1.普及识别毒蛇和毒咬伤后的急救自救知识。
2.不去可能有毒蛇之处,去时必须穿长靴、长袜、戴帽子,切勿拿棍打草惊蛇等,以防万一。看见毒蛇要绕开走。
3.一旦被蛇咬伤,首先坐下,尽量减少运动,避免血液循环加速。
4.尽量辨认蛇的类型。如果确信是毒蛇咬伤,且咬伤时间在5分钟以内,并且医务人员要30分钟以上才能赶到,应切开伤口并吸出毒液。
5.轻轻地用肥皂和水洗伤口。不要擦伤口,应用布轻拍,以使其干燥。如果需移动患者,应抬着他,而不要让他自己走动。
6.被蚊子、蚂蚁及毛壁虱咬伤,先将患部用清水及肥皂激底洗净。然后,用苏打粉(碳酸氢钠)加水制成膏药敷于患部。毛壁虱咬伤,可用刷子或刷布清洁局部。如果发生红肿,可用冰敷,可以快速起到消肿的作用。
7.在皮肤上涂啤酒酵母或蒜头,可达驱虫效果。或者在外出前,先用含氯漂白水作一次盆浴,每缸水加一杯漂白水。昆虫不喜欢此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