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耳脓、耳疳)

三、中耳炎(耳脓、耳疳)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及化脓性中耳炎两大类。非化脓性中耳炎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中耳炎包括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医学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急脓耳”,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慢脓耳”,凡耳内红肿焮热,鼓膜溃破,耳道出脓者称为脓耳,脓耳呈黄色者叫“聤耳”,白色者叫“缠耳”。多由肝经火热引起。

【临床表现】

1.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痛、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间歇性耳鸣。

2.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痛、流脓、耳鸣、听力减退,多伴有全身症状。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他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醋疗方】

漆 醋 方

[组 成] 漆醋、荔枝壳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漆醋置于荔枝壳内,壳下用小火加热,使醋煮沸,待冷后滴耳,每日3次。脓多者先洗耳再滴耳。

[功 效] 化毒消脓,行气收敛。适用于中耳炎。

酽 醋 方

[组 成] 酽醋(三年者最良)适量。

[制法用法] 酽酯灌耳,棉塞之半日许,必有物出。

[功 效] 散瘀通窍。适用于耳聋,干耵耳不可出。

鱼醋膏方

[组 成] 鲤鱼肠1具,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鲤鱼肠和醋共捣如膏,每取少许用棉球包裹塞耳,经1~2小时当感到闷痛,治愈即止。

[功 效] 散瘀通窍,杀虫消肿。适用于耳聋出脓,或有虫者。

【注意事项】

1.起居劳作有度,注意休息。

2.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3.预防感冒,感冒往往引起中耳炎复发,为此若患外感应及时及早治疗。

4.洗澡、洗头时注意不让水进入耳内。

5.饮食多样化,注意营养。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新鲜青菜、菠菜、胡萝卜等。少食辛、辣、炸、炒之属热性之品,如辣椒、生姜、炸油条、烧饼、饼干、快餐面等。同时海鲜及冰冻鱼、鱿鱼、虾米等咸海产品最好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