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癜 风

二十二、白 癜 风

白癜风,为局限性的皮肤色素脱失,又名白驳风。是一种以肤生白斑,斑内毛发变白为特征的皮肤病。本病发无定处,初起皮肤出现边缘清楚,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片,可以单发,亦可泛发。周围皮色较深,斑内毛发亦变白,表面光滑。无自觉症状,经过缓慢,偶有自行消退者。多见于青壮年,亦可发于儿童及老年。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湿搏于肌肤,气血失和,血不荣肤而成。

【临床表现】

白癜风在全身任何部位的皮肤均可发生,但好发于颜面部、颈部、前臂和手背等处。人体各处皮肤、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等部位均出现大小不等、单个或多发的不规则白色斑块,白色斑块面积逐渐扩大,数目增多。有的患者只出现1~2片界限分明的斑片,有的可累及全身大部分部位。脱色程度不同而显示不同色调,其色调可多至3种,即自内向外表现为白、灰白、近正常肤色之三色反应。有的完全变白。周围皮肤微红或呈灰白色。白斑部位毛发可变白或正常。一般来说白斑和正常皮肤分界清楚,但是如果是处于进行期白斑边缘也可以表现为模糊不清,有的可以在白斑周围出现一种颜色界于正常皮肤和白斑之间的扩散晕环。白斑内毛发可呈白色,也可正常,也可黑白相间,毛发变白者疗效相对要差。暴晒后易出现红斑甚至水疱,自觉灼痛。炎症后,白斑可比原发范围大。可有黏膜色素沉着,以口唇最多见,外生殖器次之。眼色素系统亦可受累,多表现为视网膜异常或豹纹样眼底,一般不影响视力。慢性病程。可持续终身。中医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

1.风湿蕴热型 皮损表现为白斑粉红,边界清楚,多见于面部及外露部位,可单发或多发。一般发病比较急,皮损发展较快,皮肤变白前常有瘙痒感。伴有头重、肢体困倦,口渴不欲饮。舌质红,苔白或黄腻,脉浮滑或滑数。

2.肝气郁结型 皮损表现为白斑色泽明暗不一,无固定的好发部位,白斑或圆或长,或为不规则云片状,无痒痛感。发病可急可缓,但多随精神变化而加剧或减轻,较多见于女性。可伴有急躁易怒,胸胁胀满,月经不调等症。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

3.肝肾不足型 皮损表现为明显性脱色白斑,边界截然,颜色纯白,或局限于一处,或泛发于各处,脱色斑内毛发变白,病程较长,发展缓慢,治疗效果不显著,多有家族史。可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4.气滞血瘀型 皮损多为不对称性白斑,边界清楚,多发于外伤或其他皮肤损伤后,白斑色偏暗,可有轻微疼痛感。斑内毛发变白,病情进展缓慢,疗效缓慢,可伴有面色发黯,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纡曲,苔薄,脉细涩。

5.气血两虚型 皮损表现为白斑颜色较淡,边缘模糊不清,发展缓慢。常伴有神疲乏力,面色〖☆☆〗白,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6.血热风燥型 皮损表现为白斑色泽光亮,好发于头面部或身体的上半部。发病比较迅速,蔓延较快。伴有五心烦热、口干、失眠、头晕等症。舌质干红、苔少,脉细数。

病机分析:阴血不足,虚热内生,久病化燥生风,风性向上,故见皮损好发于上半身,血热伤阴,津液亏损,则见口干,五心烦热诸症。

7.脾胃虚弱型 皮损表现为白斑颜色萎黄,好发于面部及口唇,小儿多见,病情发展比较缓慢。伴有纳食减少,脘腹胀满、身倦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象虚弱。

8.心肾不交型 皮损多发于一侧肢端,常沿着一定的神经区域分布。好发于青壮年,常突然发病,病程短而发展较快,发病前常有一定的神经精神因素。伴有心悸、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醋疗方】

苍耳膏合醋敷方

[组 成] 内服,苍耳(鲜者,连根带叶)25~35千克;外用,密陀僧30克,老陈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苍耳置大锅内煮烂,绢滤过,再熬成膏,瓷罐盛之。用时以桑木匙挑一匙,噙口内,用黄酒送下,日服2~3次。另将密陀僧研为极细末,用老陈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干后以醋润之。内服外用,效果甚佳。

[功 效] 散风解毒,调和气血。适用于白癜风(白驳风)。

蜕醋涂方

[组 成] 蛇蜕、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蛇蜕烧灰研细,用醋调匀涂敷患处,干即换药。

[功 效]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除斑。适用于白癜风(白驳风)、痈肿。

玉 粉 膏

[组 成] 白矾、石硫黄各等分。

[制法用法] 上2味,为末,醋和敷之。

[功 效] 消痰燥湿,散瘀除斑。适用于白癜风。

【注意事项】

1.在平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气平和,减少忧虑,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应尽量避免汗后阳光暴晒、受风;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

3.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晨练或运动时选择空气清新的场所。

4.夏天使用风扇、空调前应将汗水擦干。

5.注意房屋装修造成的污染。

6.注意劳动防护。

7.减少污染食品的摄入,纠正偏食,制订科学的膳食食谱;不吃或少吃腥辣等刺激性食物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