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肺炎喘嗽)

三、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肺炎喘嗽)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起病较急,临床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翼扇动及肺部有散在湿啰音为主要特征。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最易发生。

中医学称本病为“肺炎喘嗽”,认为本病系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所致。

【临床表现】

1.风寒闭肺型 表现为发热咳嗽,恶寒无汗,气急痰鸣,痰白清稀,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不红,脉浮数而紧。

2.风热闹肺型 表现为发热恶风,咳嗽气急,微汗出,口渴痰黄,咽部红赤,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滑数。

3.痰热闹肺型 表现为发热烦躁,咳嗽气急,鼻翼扇动,面赤口渴,唇红而干,甚则口唇发绀,痰阻喉间,声如拽锯,痰色多黄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正虚邪恋型 表现为气急不显,病程迁延,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面色苍白乏华,神疲纳呆,自汗盗汗,或有低热,舌苔薄或少苔,脉细无力。

【醋疗方】

清热化痰散方

[组 成] 天花粉、黄柏、黄芩、乳香、没药、胆南星、白芥子、生大黄、桃仁、山栀子、白芷各等分,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贮瓶内备用。用时取适量药末以食醋调成糊,涂在纱布上,外敷胸部或背部(交替外敷),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理气化痰。适用于新生儿肺炎啰音。

三白散方

[组 成] 白芥子100克,白附子100克,白胡椒100克,细辛100克,延胡索10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除食醋外,诸药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适量药末,用食醋调成硬币大小药饼敷贴于背部肺俞穴、膏肓穴,外用纱布、胶布固定,约30分钟皮肤潮红即可取下。病情较重或病程迁延者可敷贴1小时左右使皮肤起疱,注意护理,2天后可自愈脱皮。

[功 效] 温阳散寒,止嗽平喘。适用于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热熨方

[组 成] 白芥子40克,紫苏子40克,莱菔子40克,辛夷30克,香附30克,生姜5克,食盐250克,食醋少许。

[制法用法] 将上药共入铁锅中,洒食醋炒至芳香灼手时,装入柔软之布袋内,扎紧袋口,在患儿背部两旁,或啰音密集区来回推熨。每日2~3次,每次30~40分钟,1剂可用2天,6天为1个疗程。

[功 效] 温经散寒,降逆平喘。适用于小儿肺炎,肺部啰音久不吸收,咳喘痰鸣,经久不愈者。

吴茱萸醋敷方

[组 成] 吴茱萸30克,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每晚取药糊贴敷于两足心涌泉穴上,保持12小时,次日早晨洗去,每日换药1次,连用4~5天。

[功 效] 温中散寒,燥湿疏肝,解毒散瘀,止呕平喘。适用于小儿支气管炎哮喘、小儿呕吐。

【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对重症患儿加强观察,及时吸痰,保持呼吸畅通。

2.饮食易于消化,富有营养,忌食油腻和过甜食物,并保证水分供给。

3.积极防治佝偻病和营养不良,增强小儿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