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寐)

二十四、失眠(不寐)

失眠症中医学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易入睡,睡后易醒,或睡后多梦为主要特征。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如情绪激动、精神过度紧张、神经衰弱、过度的悲哀和焦虑、过度的兴奋、难以解决的困扰、意外的打击等,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失调,导致难以入睡而产生失眠。

中医学认为,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及肝郁化火,胃气不和等很多因素均可引起失眠。

【临床表现】

失眠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不高;或不易入睡;或睡眠不实;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或时寐时醒,甚至彻夜不眠。中医学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痰热内扰型 临床主要表现为失眠心烦,噩梦纷纭,易惊易醒,脘腹痞闷,口苦恶心,头沉目眩,食欲缺乏,胸闷,咳嗽痰多,舌质偏红,苔黄腻或厚腻。

2.肝郁化火型 临床表现为失眠,同时伴有性情急躁易怒,不易入睡和入睡后多梦易醒,胸胁胀满,善叹息,口苦目赤,不思饮食,口渴喜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

3.阴虚火旺型 临床表现为失眠心烦,兼见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咽燥、耳鸣健忘、腰酸梦遗、心悸不安、口舌生疮、舌尖红赤、少苔或无苔。

4.心脾两虚型 临床表现为难以入眠,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或兼心悸,健忘,神疲,饮食无味,面色萎黄,口淡无味,食后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

5.胃气失和型 临床表现为失眠兼脘腹胀满,呕吐反酸,大便异臭,或腹痛,便秘,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

6.心火炽盛型 临床表现为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口舌生疮,口干,腰酸,遗精,早泄,舌红。

【醋疗方】

冰醋丸方

[组 成] 冰片、石膏、小茴香、琥珀各适量,食醋15毫升。

[制法用法] 上药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临睡前取药末20克用醋调成膏,做成2颗弹头状药丸,外包2层纱布,丸尾留纱布条,将药丸塞入左、右耳道,次日早晨将药丸取出。

[功 效] 清热除烦,镇心安神。适用于失眠。

鳖 甲 丸

[组 成] 鳖甲、酸枣仁(微炒,去皮,研)、羌活(去芦)、黄芪(蜜水涂炙)、牛膝(浸酒,水洗,焙干)、人参(去芦)五味子(拣)各等分,醋适量。

[制法用法] 先将鳖甲用淡醋煮,去裙膜,洗净,再用酸醋炙黄,与上药共研细末,炼蜜杵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40丸,温酒下。

[功 效]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胆虚不得眠,四肢无力。

醋 饮 方

[组 成] 米醋15毫升。

[制法用法] 将米醋用温开水1杯调匀即成。每晚睡前温服。

[功 效] 安神安定,镇静催眠。适用于失眠、难以入睡患者。

姜面蛋清羊肉汤方

[组 成] 面粉120克,羊肉120克,姜汁30毫升,食醋30毫升,鸡蛋2个,姜块、葱段、精盐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羊肉切碎,调入姜块、葱段、食醋、精盐等煮汤;用鸡蛋清与姜汁、面粉做成饼,放入羊肉汤内煮熟,空腹当主食服食。

[功 效] 益气疗虚,安神。适用于身体羸弱、虚烦失眠等症。

花生米醋粥方

[组 成] 嫩花生叶50克,花生米40克,粳米40克,食醋20~30毫升。

[制法用法] 将花生米和粳米捣研为末,再加入嫩花生叶共捣烂,加水600毫升,煮至400毫升,加醋调匀。每晚睡前1次服完。

[功 效] 安神催眠。适用于神经官能症,症见心悸、失眠。

桂圆莲子枣仁醋方

[组 成] 桂圆肉30克,莲子30克,酸枣仁30克,米醋30毫升。

[制法用法] 将前3味加水500毫升煮熟,然后倒入米醋再煮3~5分钟。每晚服用1次,经常服用有效。

[功 效] 安神催眠。适用于心悸、失眠。

面粉醋蛋饼方

[组 成] 鸡蛋5个,淡豆豉60克,食醋10毫升,面粉适量。

[制法用法] 鸡蛋去黄取清与面粉相和,做成饼,淡豆豉取浓汤,再把鸡蛋清面饼放入豆豉中煮熟,加醋及作料,随量食用。

[功 效] 清热除烦,安神。适用于羸瘦无力、失眠多梦、自汗。

【注意事项】

1.本病与精神因素关系极大,故当消除思想顾虑,重视心理调节。

2.作息规律,戒烟酒,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劳逸结合,辅以精神治疗。

3.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睡觉前洗个热水沐浴,或用热水泡脚20~40分钟,清除环境噪声干扰,然后就寝。睡前也可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引导入睡。

4.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进食浓茶、咖啡、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因疲劳引起的失眠,可以食用苹果、香蕉、橘、橙、梨等一类水果。

5.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