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腹泻又称小儿肠炎或消化不良,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综合征,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腹泻原因很多,如能确定其病因为某种特异性细菌或病毒,可称之为该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如病原微生物不能确定,或由其他原因引起者,统称小儿腹泻,本病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感受风寒、暑湿,或伤于乳食,或服食攻伐药物过度,以致脾胃功能失常所致。其病机主要由于小儿脾胃虚弱,受内外因素刺激损伤脾胃所致。
【临床表现】
小儿腹泻通常表现为每日排便5~10次不等,大便稀薄,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似蛋花汤,或夹杂有未消化食物,或含少量黏液,有酸臭味,偶有呕吐或溢乳、食欲减退。患儿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重者血压下降,心音低钝,可发生休克或昏迷。中医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
1.伤食泻 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时见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2.风寒泻 临床表现为泄泻清稀,臭味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白滑。
3.湿热泻 临床表现为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微见黏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缺乏,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小便短黄,口渴,舌苔黄腻。
4.脾虚泻 临床表现为大便稀溏,多见食后即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包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易反复发作。
5.脾肾阳虚泻 临床表现为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舌淡苔白,脉象微细。
【醋疗方】
葱盐饼贴脐方
[组 成] 葱白2~3根,精盐、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葱白切碎,与精盐、食醋混合一起,放入砂锅内炒热,取出捣烂如泥,捏成圆形药饼1个。将药饼烘热,贴在患儿脐孔,热敷20~30分钟,每晚1次。
[功 效] 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排便次数多,每日排便十余次,甚至数十次,大便呈绿色、水样或蛋花样。
陈醋三辛方
[组 成] 丁香2克,吴茱萸30克,胡椒30克,陈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3味研末和匀,每次用药末1.5克,用陈醋调成糊,敷于患儿脐部,外以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温中止泻。适用于伤食、风寒和脾虚泄泻。
久泻涂脐方
[组 成] 枯矾25克,面粉10克,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枯矾研为细末,加米醋和面粉,调如糊。取药糊10~15克,涂布于患儿脐窝上,外加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
[功 效] 燥湿止泻。适用于小儿久泻不止。
木香醋糊方
[组 成] 木香10克,鸡屎藤10克,砂仁10克,白术10克,酒曲20克,陈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5味共研为细末,加陈醋调如糊状,洗净脐孔后,取药糊敷于上面,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外加热敷,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理气消积,健脾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
暖胃和中散方
[组 成] 吴茱萸15克,灶心土2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前2味研为细末,用食醋调成糊,加温(以不烫手为度),纳脐中令满为宜,然后用胶布固定。每1~2小时换药1次,根据病情可换药2~3次。
[功 效] 健脾和胃,温中止痛。适用于小儿慢性腹泻。
炮姜散醋敷方
[组 成] 炮姜3克,吴茱萸5克,炒艾叶5克,砂仁5克,肉豆蔻5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先将前5味共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敷于患儿脐部,每日1次。
[功 效] 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神仙救苦散
[组 成] 罂粟壳15克,槟榔15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罂粟壳醋炒为末,再以铜器炒过,另将槟榔炒赤,研末,各收。每用等分,赤痢蜜汤服,白痢砂糖下,忌口味。
[功 效] 破积行水,涩肠止泻。适用于小儿下利,症见赤白利下,日夜百行不止。
玉 华 丹
[组 成] 矾(净瓦盆合定,用火煅过)240克,醋、木瓜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矾研为极细末,煮醋面和丸、如黍米大,用木瓜煎汤,食后服。
[功 效] 除风燥湿,酸涩止泻。适用于小儿伏暑泄泻。
云南白药醋糊方
[组 成] 云南白药、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2味调成糊状(以能涂开又不易流失为宜),直接均匀涂于神阙穴及脐周,然后用纱布覆盖,再加一层塑料薄膜,最后用胶布固定,每隔24~48小时换药1次,5天为1个疗程。
[功 效] 活血化瘀,行气收敛。适用于小儿肠炎。
温中散方
[组 成] 吴茱萸6克,苍术7克,白胡椒2克,肉桂3克,枯矾3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分为3份,每次取1份以食醋调匀置于脐中,外用麝香膏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燥湿健脾,涩肠止泻。适用于婴幼儿腹泻。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应调整患儿饮食,减少胃肠负担。
2.轻症应停喂不易消化食物和脂类食物,重症应暂时禁食,但一般不超过6~8小时,并静脉补液。
3.注意饮食卫生,按时添加辅食。
4.增强体质,避免不良刺激。
5.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避免交叉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6.做好肛门的清洁护理,以免肛门周围红肿和发生溃烂。
7.多饮水以免小儿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