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小儿疳积)

八、小儿营养不良(小儿疳积)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而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但以5岁以下小儿多见,主要是脾胃虚弱,对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吸收,以致代谢失常,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组织所致。

中医学称本病为“小儿疳积”。疳积,是指小儿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而致的慢性疾病。如小儿不思乳饮,食而不化,腹部饱胀,形体消瘦,大便不调者,称“积滞”;若形体干瘦,肚腹膨大,头发干枯稀少,精神萎靡,饮食异常者,称“疳证”。因二者病因相同,故统称“疳积”。

【临床表现】

临床以面色萎黄、皮肤干枯、肌肉消瘦、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毛发稀疏无光泽为特征。患儿形体消瘦,重者干枯羸瘦,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腹胀,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烦躁不宁或萎靡不振,揉眉擦眼,吮指,磨牙。中医学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

1.疳证

(1)脾胃虚弱(又称“疳气”)型:表现为形体消瘦,食欲减退,盗汗自汗,精神烦躁,毛发枯黄,大便正常或稍稀,小便常色白如米泔水,舌苔薄白,脉细濡。

(2)脾虚食积(又称“疳积”)型:表现为形体明显消瘦,精神萎靡,肚腹膨胀,面黄无华,毛发稀黄如穗,纳呆食少,或多吃多便,舌质淡,苔薄白腻,脉细滑。

(3)气血两亏(又称“干疳”)型:表现为面色〖☆☆〗白,毛发干枯,极度消瘦,皮肤干瘪起皱,腹凹如舟,沓不思食,啼哭无力,大便稀薄或便秘,时有低热,舌质淡,苔少色白,脉沉细。

2.积滞

(1)乳食积滞型:表现为不思乳食,脘腹胀满,时有疼痛,嗳腐吞酸,烦躁哭闹,夜卧不宁,手足心热,大使秽臭,青苔薄白腻,脉滑。

(2)脾虚夹滞型:表现为面色苍黄,疲倦乏力,不思乳食,腹满喜按,大便溏薄,夜卧不安,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

【醋疗方】

白术散方

[组 成] 白术25克,枳实15克,大黄10克,白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药研为细末,装瓶备用。取药末适量,用白醋调成糊,敷于脐中及周围,盖以塑料薄膜,纱布包扎。每日1次。

[功 效] 健脾行滞,通腑化积。适用于小儿积滞。

醋莱槟积方

[组 成] 槟榔12克,枳实10克,莱菔子1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前3味共研为细末,用醋调匀,敷脐腹部。

[功 效] 理气消食,除胀,通便。适用于小儿疳积食滞引起的腹痛。

大茱连丸

[组 成] 蓬莪术(醋煮)7.5克,京三棱(醋煮)7.5克,干姜(炮)60克,青皮(去白)60克,陈皮(去白)60克,木香60克,丁香60克,巴豆(去壳、心、膜,出油)21粒,绿小细茱萸6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醋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7~10丸,大者加服,用生姜、大枣汤送下。

[功 效] 理气除满,消食开胃。适用于小儿饮食过度,腹部臌胀,胸膈痞满,强食不化,口渴烦躁,坐卧不安,肢体倦怠。

红 丸 子

[组 成] 三棱2.5千克,莪术2.5千克,青皮2.5千克,陈皮2.5千克,炮姜1.5千克,胡椒1.5千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前6味,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矾红为衣,每服30丸,食后姜汤送下,小儿减量。

[功 效] 逐瘀行气,软坚化结。适用于脾积不食,血癥气块,小儿食积,骨瘦面黄,肚胀气急。

食积复合方

[组 成] 阿魏15克,黄连(炒)15克,花碱(即石碱,研如泥)9克,山楂35克,连翘45克,半夏(皂角水浸1宿)30克,神曲50克,米醋5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阿魏以醋浸1宿,研如泥;后6味研为细末,共捣成糊,制丸如萝卜子大。每次20丸,空腹以米汤送服。

[功 效] 消痞化积,消食。适用于小儿食积、腹如蜘蛛状、腹痛、尿色白浊。

食积饼贴脐方

[组 成] 苍术25克,荞麦粉60克,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苍术研为细末,过筛,与荞麦粉拌匀,掺入米醋后炒热,捏成圆形如5分硬币大的药饼。将药饼敷在患儿的脐窝上,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2~3天换药1次。

[功 效] 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适用于小儿疳积。

姜 醋 饮

[组 成] 生姜末3克,醋少许。

[制法用法] 将生姜末加水煎汤,再加入食醋,趁热服用。

[功 效] 理中助运消滞。适用于小儿积滞。

萝卜糖醋方

[组 成] 生萝卜250克,白糖、米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生萝卜洗净,削去表皮,用凉开水冲洗后切成薄片,加入米醋和白糖拌匀,佐餐食用,每日2次。

[功 效] 开胃消食,止咳化痰,杀虫止痢。适用于小儿积滞。

七 圣 丸

[组 成] 三棱、莪术、川楝子、青皮、陈皮、芫花、杏仁各等分,醋适量。

[制法用法] 先用醋浸芫花一夜,炒渐干,次入莪术、三棱,同炒赤色,又入青皮、陈皮、川楝子等同炒,微令焦,取出为末。前药为各15克,杏仁亦用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不用,或再研入巴豆20粒,去油和匀,醋糊为丸,黍米大。1岁儿童常服2丸,临卧温热汤送下。

[功 效] 消食化积,行气逐瘀。适用于小儿疳积黄瘦。

乳积复合方

[组 成] 巴豆10粒,胡椒20粒,丁香20粒,青皮20枚,米醋500毫升。

[制法用法] 巴豆去皮,分作20片,青皮汤浸去白,每枚入巴豆1片,胡椒、丁香各1粒,用棉绒缠之。再用醋煮,醋干后取出巴豆,焙干研末,用烂饭制成丸如粟米大。每服2粒,米汤送下,可根据小儿年龄大小加减。

[功 效] 温中健脾,理气消积。适用于小儿乳食不化、腹急气逆。

一 捻 金

[组 成] 大黄、槟榔、黑牵牛子、白牵牛子、人参各等分,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5味药共研细末,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每日1次,以微泻为度。

[功 效] 益气消积,除胀化痰。适用于小儿肚腹膨大,不思饮食;或风痰吐沫,气喘咳嗽。

【注意事项】

1.提倡母乳喂养,乳食定时定量,按时按序添加辅食,供给多种营养物质,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添加食物不要过急过快,应根据患儿情况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食物要新鲜多样,多吃蔬菜和水果。

3.合理安排患儿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经常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4.纠正饮食偏嗜、过食肥甘滋补、贪吃零食、饥饱无常等不良饮食习惯。

5.发现体重不增或减轻,食欲减退时,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时加以治疗。

6.治疗期间,必须忌食过硬、过香、过于油腻及油炸食物,不食生冷之物,给予易消化及有营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