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口疮)

十三、口腔溃疡(口疮)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

1.血虚型口腔溃疡 此病多发生在口唇、舌根、两颊部,溃疡面常呈灰白色,周围轻微红肿,此愈彼起,绵延不断,愈后无痕迹,伴溃疡处疼痛难忍及头部疼痛,并头痛牵拉眉棱骨疼痛,月经量增多,神疲乏力,心悸、夜寝不安等症状。

2.肝火旺型口腔溃疡 此型常好发生于口唇、牙龈、舌尖及两颊部,溃疡呈黄白色,周围红肿,数量多时甚至融合成片,疼痛剧烈,同时可出现头顶部痛、头晕、目眩、易怒、口苦等症。

3.血瘀型口腔溃疡 溃疡面色泽呈淡灰白色,有发展快、愈合慢之特点。女性往往在月经前及月经期间,口腔黏膜中突然发生数枚溃疡,局部剧烈疼痛,头痛位置固定不变,月经色呈紫黯,有瘀斑,如长期不治,易导致病情加重。

【醋疗方】

地龙吴茱萸醋方

[组 成] 干地龙10条,吴茱萸1.8克,面粉、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干地龙、吴茱萸共研为细末,与面粉和醋调成糊。将药糊敷于两足心,用布包扎,每日1~2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适用于阴虚火旺之口疮。

金果榄醋敷方

[组 成] 金果榄10克,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金果榄用醋磨汁,取汁涂敷于患部。

[功 效] 清热解毒,利咽。适用于口腔溃疡,肿毒初起,咽喉炎症等。

术醋液方

[组 成] 白术50克,食醋1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白术在醋中浸泡1周后取液备用。用时以药醋液外涂患处,每日3次。

[功 效] 补气健脾,行气活血,敛疮。适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

吴茱萸醋敷方

[组 成] 吴茱萸30克,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每晚取药糊敷于两足涌泉穴,保持12小时,次日早晨洗去,每日换药1次,连用4~5天。

[功 效] 温中散寒,燥湿疏肝,解毒散瘀,止呕平喘。适用于复发性口腔炎、高血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呕吐。

吴茱萸连栀醋方

[组 成] 吴茱萸6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3味研为末,分2次用醋调成糊,做成饼,贴于两足心,每剂用2次,每次贴药6小时。

[功 效] 解毒散瘀。适用于口疮。

吴萸肉桂醋敷方

[组 成] 吴茱萸6克,肉桂6克,川黄连10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3味研极细末,入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

[功 效] 清热燥湿,引火归元。适用于口腔溃疡(口疮)。

细辛敷脐方

[组 成] 细辛不拘多少,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细辛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贮瓶备用。使用时,先将细辛糊涂脐上,外贴油膏药(即普通膏药,系用油纸所摊,不渗水,优于膏布)。每日1换,连用4~5天。

[功 效]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适用于小儿口腔溃疡(口疮)。

【注意事项】

1.早睡早起,生活规律,保证充分睡眠。

2.放松心情,多从事户外活动。

3.均衡饮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开水。多吃具退肝火功效的食物,如绿豆、冬瓜、小黄瓜。多饮用决明子茶、菊花茶。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