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外痈)

二、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外痈)

外痈是一种发生于体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结块范围多在3~4寸,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且发无定处,随处可生。这里的痈证,不是现代医学所称的“痈”,其中绝大多数属皮肤浅表脓肿和发生在各个部位的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邪外袭,情志内伤,邪毒壅盛而致气血凝滞热盛内腐。

【临床表现】

痈早期呈大片酱红色炎症浸润区,高出体表约1厘米,坚硬、水肿,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接着中央区皮肤坏死,形成粟粒状脓栓,脱落很慢;中心部塌陷,状似蜂窝,溢出脓血样分泌物。患处剧痛,患者常有轻度寒战、发热、全身不适、恶心、唇痈,也有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的危险。中医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火毒凝结型 表现为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根脚收束,脓液稠黄,能迅速化脓脱腐,伴全身发热,口渴,尿赤。苔黄,脉数有力。

2.湿热壅滞型 局部症状与火毒凝结型相同。伴全身壮热,朝轻暮重,胸闷呕恶,苔白腻或黄腻,脉数。

3.阴虚火炽型 表现为肿势干塌,根脚散漫,皮色紫滞,疼痛剧烈,脓腐难化,脓水稀少或带血水。伴全身发热烦躁,口渴多饮,大便爆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细弦数。

4.气虐毒滞型 表现为肿热平塌,根脚散漫,皮色灰暗不泽,胀重于痛,腐肉不化,脓液稀少,易成空腔。伴全身畏寒高热,或身热不扬,小便频数,口渴喜热饮,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白或微黄,脉数无力。

【醋疗方】

白丁香醋敷方

[组 成] 白丁香适量,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白丁香研末,再与醋调匀,敷于患处。

[功 效] 清热解毒。适用于痈肿。

醋墨汁方

[组 成] 墨1块,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以食醋研墨,至极浓,用毛笔蘸墨汁,涂于痈肿周围,干了再涂,一夜可消肿。

[功 效] 清热解毒,疗痈止痛。适用于痈肿初起及背痈症。

醋蛋赤豆方

[组 成] 赤小豆20克,鸡蛋1个,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赤小豆研为细末,将鸡蛋打碎取蛋清,与食醋和赤小豆末调匀如糊。外用,涂于患处。

[功 效] 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痈毒红肿热痛。

赤小豆瓜蒌醋方

[组 成] 赤小豆、瓜蒌根各等分,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赤小豆和瓜蒌根研为细末,与醋调匀如糊。外用,涂于患处。

[功 效] 清热散瘀,降火润燥,排脓消肿。适用于痈毒红肿热痛。

大黄醋糊方

[组 成] 大黄、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大黄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敷贴患处,药干即换。

[功 效] 清热解毒,疗痈消肿。适用于痈肿。

大黄蛋清醋敷方

[组 成] 大黄末25克,鸡蛋、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大黄研为末,用鸡蛋清和醋调匀。外用,敷于患处。

[功 效] 泻实热,行瘀滞,解毒,消肿。适用于痈肿。

蛋清醋围方

[组 成] 鸡蛋1个,白芷粉60克,陈醋6毫升。

[制法用法] 鸡蛋去黄取清,与后2味搅匀,捏成长条,位于患处周围,将疮孔留出。每日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排脓。适用于疮、痈初起,毒势尚未蔓延。

鹅蛋壳米醋方

[组 成] 鹅蛋壳1个,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新生鹅蛋壳烧灰研为末,用米醋调匀。外用,敷于患处。

[功 效] 消肿,止痛。适用于痈肿。

鹅倍散方

[组 成] 干鹅粪250克,五倍子25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前2味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临用时取药末适量用食醋调成糊,涂敷患处,用胶布固定。早晚各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适用于疮疖、痈肿。

蛤粉醋调方

[组 成] 蛤粉3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蛤粉用醋调匀,涂搽患处,药干即换。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痈疽红肿。

干姜醋方

[组 成] 干姜3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干姜炒焦,研为细末,再用醋调成糊,敷于患部四周,留出痈头。

[功 效] 温中散寒,燥湿化瘀。适用于痈疽初起。

黄醋敷方

[组 成] 大黄10~20克,醋1杯。

[制法用法] 取大黄捣筛,每取药末3~4克,以醋调和贴肿痛处,药干即易。每日3次,即瘥减不复作,脓自消除。

[功 效] 泻实热,行瘀滞,解毒消肿。适用于痈肿振焮不可忍。

绿豆猪芽皂荚醋敷方

[组 成] 绿豆粉30克,猪芽皂荚30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绿豆粉炒成黄黑色,再与猪芽皂荚共研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用米醋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

[功 效] 清热解毒。适用于一切肿毒初起。

马勃醋方

[组 成] 马勃30克,米醋100毫升。

[制法用法] 取马勃研成粉,用米醋调匀,敷于患处。

[功 效] 清热,止血,散瘀。适用于疮肿、痈疽。

面 醋 方

[组 成] 白面、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醋熬白面为膏,涂于患处。

[功 效] 补中益气,化瘀解毒。适用于一切痈肿,烫火伤。

三七磨醋方

[组 成] 三七根1枝,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三七根在醋中研磨后,取醋汁调涂患处,每日3~4次。

[功 效] 活血散瘀,消肿。适用于痈肿疼痛不止。

蒜硝醋黄膏方

[组 成] 大蒜头12头,芒硝2克,大黄末2克,凡士林、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大蒜去皮洗净,与芒硝一起捣成糊;将大黄末与醋调成膏。用凡士林擦患处,敷以蒜糊(范围要稍大于患处,约3毫米厚),用纱布包扎固定。1小时后去掉敷药,用温水洗净,再敷以醋调大黄膏,6~8小时后去药。一般1次即愈,必要时可再敷1次。

[功 效] 散瘀,解毒,消肿。适用于痈疽、脓肿。

土茯苓醋糊方

[组 成] 土茯苓、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土茯苓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敷于患处,药干即换。

[功 效] 除湿解毒。适用于疮痈红肿。

乌头浸醋方

[组 成] 乌头5枚,食醋600毫升。

[制法用法] 用食醋浸泡乌头3日,弃乌头取醋液。涂洗患处,每日3~4次。

[功 效] 祛风除湿,解毒散瘀。适用于痈疽。

五倍蜜醋膏方

[组 成] 五倍子100克,蜂蜜20毫升,食醋30毫升。

[制法用法] 将五倍子焙成焦黄,待冷后研成细末,用蜜、醋调成膏,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活血散痈,消肿。适用于发背痈肿、毛囊炎。

消肿散结散方

[组 成] 大黄30克,牛蒡子10克,冰片3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前2味研为细末,临用时加冰片,用醋调成糊,贴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清热泻火,消肿散结。适用于颈痈。

一 笔 消

[组 成] 雄黄30克,胆矾30克,硼砂30克,藤黄30克,铜绿30克,皮硝30克,草乌30克,麝香6克,蟾酥、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8味药研为极细末,和蟾酥为条状,如笔管大。用时以醋磨浓,将新笔蘸药涂四周,连涂数次即愈,屡用屡验。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一切痈肿。

紫薇花醋方

[组 成] 紫薇花、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紫薇花研为细末,与醋调匀成糊。外用,敷于患处。

[功 效] 活血化瘀,解毒消肿。适用于痈疽肿毒、头面疮疖、手脚生疮等。

紫花地丁醋敷方

[组 成] 紫花地丁100~150克,食盐1克,小麦粉少许,醋100毫升。

[制法用法] 三伏天收取紫花地丁,切碎,和少许小麦粉,加入盐和醋搅匀,浸一夜后即成。敷于患处。

[功 效] 清热解毒。适用于痈疽发背,无名肿毒。

【注意事项】

1.调整饮食。平时应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忌饮烈性酒,以防辛辣之品损伤脾胃,致使肠胃积湿生热而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性。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防止潮湿。尤其是暑天,天气炎热,常因工作环境差,或工作繁忙而汗湿衣襟,加之更换内衣不勤,容易发生本病。因此,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更换内衣,淋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卫生。

3.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毛囊炎、疖肿、湿疹等。

4.防止搔抓。无论是颈部、腋部、脐部或是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有破损或有湿疹,都应积极对症治疗,避免用力搔抓,因搔抓后可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