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炎(鼻疳)
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鼻前庭炎表现为鼻前庭处疼痛,检查见鼻前庭内及其与上唇交界处皮肤弥漫性红肿,或有皲裂及浅表糜烂,鼻毛上附有黏脓块。慢性鼻前庭炎表现为鼻前庭发热、干燥、痒以及触痛,检查见鼻前庭鼻毛稀少,局部皮肤增厚,有痂皮形成,清除痂皮后可有小出血创面。
中医学称本病为“鼻疳”,又名鼻疳疮、鼻疳蚀、疳鼻等。多因肺胃积热,或由风湿之气壅成内热所致。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鼻前部疼痛、作痒,鼻内焮热、干痛、异物感。检查可见鼻前孔及其附近上唇皮肤漫肿、潮红、溃烂流水、积结痂块。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炎症以鼻前庭外侧部明显。多为双侧,可以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急性期,鼻孔内剧痛,鼻前庭与上唇交界处弥漫性皮肤红肿、触痛明显,重者皮肤有浅糜烂,表面盖有薄痂皮,严重时可以扩展到上唇皮肤。慢性期,鼻前庭皮肤干燥、发痒、异物感、灼热、触痛,局部皮肤增厚,常覆有薄痂,时有小皲裂,鼻毛因脱落而稀少。中医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
1.肺经蕴热,邪毒外袭型 症见鼻前孔皮肤灼热干焮,微痒微痛,皮肤出现粟粒状小丘,继呈表浅糜烂,溢出黄色脂水,或结黄痂。周围皮肤潮红或皲裂,鼻毛脱落。全身症状偶有头痛,发热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小儿可见烦躁哭啼,搔抓鼻部,甚则血水淋漓。
2.脾胃失调,湿热郁蒸型 症见鼻前孔肌肤糜烂,潮红焮肿,常溢脂水,或结黄浊厚痂,痒痛。鼻毛脱落,病情反复,缠绵不愈。或可见鼻前孔皮肤皲裂出血,甚可侵及鼻翼、口唇,鼻窍不适,言谈不爽。小儿可有腹胀,纳呆便溏,啼哭易怒。舌苔黄腻,脉滑数。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炎症以鼻前庭外侧部明显。多为双侧,可以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醋疗方】
米醋蛋清方
[组 成] 鸡蛋1个,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鸡蛋打碎,去黄留蛋清在壳内,注入米醋,放在铁丝架上,置火上烤至微沸取下,再置火上烤至微沸取下,如此3次,趁热服。
[功 效] 散瘀消肿,润燥生津。适用于肺经郁热引起的咽痛、鼻疮、干呕头痛。
儿茶醋涂方
[组 成] 儿茶15克,轻粉3克,雄黄3克,冰片0.3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4味,共研细末,每取适量,用醋少许调成糊状,涂于患处。
[功 效] 清热燥湿,杀虫敛疮。适用于鼻疳疮。
疳虫蚀鼻生疮方
[组 成] 铜箸1只(或铜板1枚),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铜箸烧赤投醋中,以醋汁少少涂之。
[功 效] 散瘀化湿,杀虫解毒。适用于疳虫蚀鼻生疮。
【注意事项】
1.消除鼻腔内刺激性分泌物,避免有害粉尘的刺激,改正不良挖鼻习惯。
2.不可因痒或结痂而用手指挖鼻,有结痂者要待其自脱,以免加重病情延长病程。
3.忌食辛辣炙煿及腥荤发物等。对小儿尤应注意调节饮食。
4.急性者可用抗生素治疗,促使炎症消退。
5.慢性者可用3%过氧化氢清洗,局部涂1%~2%黄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