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酒 渣 鼻
五、酒 渣 鼻
酒渣鼻也称酒糟鼻。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症见鼻准发红,久则紫黑色,甚者可延及鼻翼,鼻部油腻,疹起如黍,色赤肿痛,破后出粉白汁,日久皆成白屑;重则皮肤变厚,鼻头增大,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状如赘疣。多见于中年以后的男女或嗜酒之人,西医学认为多数是由毛囊虫寄生所引起。
【临床表现】
1.肺胃积热型(红斑期) 表现为鼻及颜面部潮红,表面光亮,重者红斑显著,瘙痒,受热后更红,大便干,口渴。舌边红,苔薄白或黄燥,脉滑微数。
2.热毒炽盛型(丘疹期) 表现为鼻及颜面除有红斑外,常有散在炎症小丘及脓疱,患处灼热疼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或弦数。
3.血瘀凝结型(鼻赘期) 表现为鼻部暗红或紫红,逐渐肥厚变大,形成鼻赘,舌质暗红或有紫斑,脉弦涩。
【醋疗方】
醋熘茭白
[组 成] 茭白500克,植物油50毫升,白糖适量,酱油适量,花椒适量,香油适量,淀粉适量,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茭白洗净切成旋刀块,起油锅投入花椒炸香后捞出,投入茭白块略炒,放入糖、醋、酱油,煮沸,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成。佐餐食用。
[功 效] 清热除烦,除酒渣鼻,明目。适用于酒渣鼻等。
山硫黄醋敷方
[组 成] 山硫黄、乳香、轻粉、乌头尖各等分,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4味药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涂敷患处。
[功 效] 活血化瘀,杀虫解毒。适用于酒渣鼻。
治面上齇疱方
[组 成] 木兰皮500克,醋(三年酢浆)5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药细切,以醋(三年酢浆)渍之百日,晒干捣末,每浆水服方寸匕(约2.74毫升),每日3服。
[功 效] 健脾清热,散瘀祛斑。适用于面上齇疱。
治薄鼻疱方
[组 成] 蒺藜1升,栀子仁1升,香豉1升,木兰皮250克。
[制法用法] 上4味,研为末,以醋浆水和之如泥。每日夜间睡前涂上,第二天晨起用暖水洗干净。
[功 效] 清热燥湿,散瘀解毒。适用于薄鼻疱,亦灭瘢痕。
治鼻面酒皶疮及恶疮方
[组 成] 附子(生、去皮、脐)60克,川椒(去目)120克,野葛15克,猪胰250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上药,细剉,用醋浸一宿,滤出,再以猪胰同煎,以附子黄为度,去滓时时涂之。
[功 效] 散寒除湿,润肤解毒。适用于鼻面酒皶疮及恶疮。
【注意事项】
1.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2.禁止在鼻病变区抓、搔、剥及挤压。
3.注意日常饮食,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
4.注意防晒,避免在高温、湿热的环境中长期生活或工作。
5.患者最好不化妆,实在需要化妆时,避免用刺激性的化妆品。
6.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用品,平时用温水肥皂清洁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