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乳岩)

五、乳腺癌(乳岩)

乳腺癌是起源于乳腺各级导管及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以导管癌居多,依不同演变过程分为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癌等。其特点是乳房肿块,质地坚硬,凹凸不平,边界不清,推之不移,按之不痛,或乳窍溢血,晚期溃烂则凸如泛莲或菜花。近年来,有些地区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第一位好发恶性肿瘤,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

中医学认为,乳腺癌是由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因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经络阻塞,结滞于乳中所致。

【临床表现】

乳腺癌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乳房肿块,肿块部位以乳房外上方较常见,质地坚韧,边界不清楚,不规则地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包块,绝大多数为单发。如侵及皮肤,则乳房外形改变,皮肤变粗,增厚,表现为橘皮样改变,乳头呈现内缩、固定,或乳头血性渗液、癌性湿疹等改变。晚期皮肤溃破可呈翻花状。早期无疼痛,晚期疼痛较剧。腋下及锁骨上下淋巴结因转移而肿大。全身症状有消瘦、贫血、恶病质等。血行播散可发生肺、胸膜、肝、脑、肾、骨骼转移而引起死亡。中医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

1.肝气郁结型 表现为两胁胀痛,易怒易躁,乳房结块如石。舌苔薄黄或薄白,舌红有瘀点,脉弦有力。

2.冲任失调型 表现为乳肿结块,皮核相亲,坚硬如石,推之不移,伴有腰膝酸软,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五心烦热,舌淡无苔,少有龟裂,脉象无力。

3.毒热蕴结型 表现为身微热,乳房结块增大快,已溃破,状如山岩,形似莲蓬,乳头内陷。舌红绛,苔中剥,脉濡数。

4.气血亏虚型 表现为头晕耳鸣,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面色苍白,夜寐不安,乳房结块溃烂,色紫黯,时流污水,臭气难闻。舌绛无苔或苔黄白,脉滑数。

【醋疗方】

复方五倍子膏

[组 成] 五倍子60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昆布15克,鸦胆子(去壳,另研)100~200粒,食醋1250毫升。

[制法用法] 前5味共和一处,入食醋,文火熬成膏。视患部大小,酌取药膏摊于纱布敷之。另取逍遥丸(市售有中成药),每次服10~15克,早、晚各服1次。配合治疗。

[功 效] 软坚散结,破瘀止痛。适用于乳腺癌、乳痈。

蛤蟆膏方

[组 成] 癞蛤蟆1只,花椒200克,食醋10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3味共熬成膏,取膏敷于患处,中间留出乳头。

[功 效] 止痛消肿,解毒开窍。适用于乳腺癌。

鹿角尖薛苈果醋方

[组 成] 鹿角尖100克,薜苈果100克,黄砂糖、陈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上2味共研末,装瓶备用。每日10克,陈醋送下。

[功 效] 调和冲任,补肾固精,活血通络。适用于冲任失调型乳腺癌。

乳痛丸方

[组 成] 蒲公英60克,全蝎60克,大蜈蚣1条,血余炭15克,雄黄20克,白屈菜9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6味研为细末,醋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克,以黄酒送下。

[功 效] 活血散瘀,解毒止痛。适用于乳腺癌。

乳癌敷脐方

[组 成] 山慈菇15克,蚤休(七叶一枝花)15克,蟾酥5克,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3味混合,研为细末,用陈米醋调成膏。取膏分别敷于患者脐孔和乳部,贴药后以胶布固定,每日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瘀。适用于乳腺癌。

乳腺癌外敷方

[组 成] 仙人掌30克,三丫苦30克,马鞭草15克,夜香牛15克,兰花草15克,半边旗9克,白骨四方拳9克,小猛虎9克,马齿苋9克,蜂窝草9克,大果9克,曼陀罗叶6克,小果6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上药均以鲜品为佳,共捣烂,醋调为糊,分为3份,每日1份外敷。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注意事项】

1.定时、定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偏食,要有计划地摄入营养和热量。

2.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常吃含有抑制癌细胞的食物,如卷心菜、荠菜、蘑菇等。少吃精米、精面,多吃粗粮、玉米、豆类等杂粮。

3.进食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均衡饮食,保持理想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