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肠痈)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常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另外还有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患者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是该病重要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四种类型。
中医学称本病为肠痈,认为其多为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仆奔走而致胃肠运化失职,湿热内壅所致。
【临床表现】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表现为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附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阑尾黏膜可能有小溃疡和出血点,腹腔内少量炎性渗出。阑尾壁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白细胞浸润,以黏膜和黏膜下层最显著。阑尾周围脏器和组织炎症尚不明显。
2.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表现为阑尾显著肿胀、增粗,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盖有脓性渗出。阑尾黏膜面溃疡增大,腔内积脓,壁内也有小脓肿形成。腹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发炎的阑尾被大网膜和邻近的肠管包裹,限制了炎症的发展。
3.急性穿孔性(坏疽性)阑尾炎 表现为阑尾壁的全部或一部分全层坏死,浆膜呈暗红色或黑紫色,局部可能已穿孔。穿孔的部位大多在血供较差的远端部分,也可在粪石直接压迫的局部,穿孔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并发弥漫性膜炎。此时,阑尾黏膜大部已溃烂,腔内脓液呈血性。
【醋疗方】
肠痈散方
[组 成] 延胡索30克,红藤15克,紫花地丁15克,陈醋适量。
[制法用法] 前3味共研为细末,用陈醋调成膏贴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
大黄散方
[组 成] 大黄200克,冰片10克,面粉、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大黄烘干,研为末,加入冰片搅匀,用食醋调匀保持一定湿度,再加面粉以增加黏稠度。用时外敷右下腹包块处,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更换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适用于阑尾周围脓肿。
化痈散方
[组 成] 生白矾500克,生栀子500克,陈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白矾、栀子研成细末,用陈醋调成稀糊,敷于腹部阑尾部,6小时更换1次。
[功 效] 攻里通下,清热解毒。适用于阑尾炎。
化瘀消痈散方
[组 成] 大黄30克,延胡索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冰片6克,陈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4味研为细末,临用时加冰片,用陈醋调膏贴于右下腹处,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荡腑清热,化瘀定痛。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
蒜硝大黄醋方
[组 成] 大蒜12头,芒硝2克,大黄末2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大蒜去皮,洗净,与芒硝一起捣成糊,用醋在患处涂擦,再将大蒜芒硝糊敷上,周围以纱布围成圈,以防药液流失;2小时后去掉,以温水洗净腹部压痛点的皮肤,再用醋调大黄末敷12小时,每日1次。
[功 效] 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健胃止痢。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石膏黄柏醋敷方
[组 成] 生石膏30克,黄柏15克,冰片3克,陈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3味药共研细末,密封保存。每取药末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消痈止痛。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注意事项】
1.禁止饮酒,忌食生、冷、辛辣食品。少食油炸及不易消化食物。
2.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少食多餐。
3.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过劳会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而导致病情突然加重。
4.适量饮水。既可以中和胃酸,减轻胃液对溃疡面的刺激,同时还可补充因腹泻造成的身体轻度脱水。
5.慎用药物,特别是一些解热镇痛药和消炎药,对胃肠刺激较大,严重时还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最好不用或少用。
6.调节饮食结构,多吃素、少吃荤;多吃软、少吃硬。少食辛辣油腻的,多食蔬菜水果,适当补充营养,加强身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