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腺炎(麦粒肿)

一、睑腺炎(麦粒肿)

睑腺炎是指眼睑腺体化脓性炎症,多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因眼睑忽起小疖,形若麦粒,又称为麦粒肿,俗称针眼。一般为单眼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青少年多见。素体虚弱、屈光不正,不良卫生习惯及糖尿病患者易患本病。

中医学称本病为“针眼”,俗称“针眼”。其基本病机为热毒蕴结所致。

【临床表现】

1.西医临床表现 睑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邻近球结膜水肿。当脓液局限积聚时出现黄色脓头,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现在皮肤面;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表现在结膜面,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重者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大及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包括外睑腺炎和内睑腺炎两种。

(1)外睑腺炎:为Zeis腺(蔡司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3日后形成硬结,胀痛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痊愈。如果致病菌毒性强烈,尚可引起眼睑及附近结膜发生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尤以外眦部者更易,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内睑腺炎: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睑腺炎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2.中医临床表现 中医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两种。

(1)外感风热型:表现为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症,苔薄白,脉浮数。

(2)脾胃湿热型: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灼热疼痛,伴有口干、口臭、便秘溲赤,苔薄黄,脉数。

【醋疗方】

蛇蜕浸醋方

[组 成] 蛇蜕、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蛇蜕浸入醋中,随即捞出,贴于外眼睑患部,每日2~3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睑腺炎。

生地醋方

[组 成] 鲜生地黄2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鲜生地黄捣烂取汁,与等量醋调匀,搽涂患处,每日3~4次。

[功 效] 凉血,解毒,止痛。适用于睑腺炎,对红肿较重,并有明显眼睑肿者特别有效。

桃树青皮醋敷方

[组 成] 桃树青皮、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桃树青皮研末,醋和敷之。

[功 效] 清热除湿,散瘀消肿。适用于眼肿。

玉枢丹醋方

[组 成] 玉枢丹1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玉枢丹研为细末,与醋调匀,涂于患处。

[功 效]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适用于睑腺炎。

【注意事项】

1.平时要注意手、眼卫生,经常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

2.一旦脓头出现就应及时切开排脓,不要等到自行破溃,这样可以减少病儿的疼痛,并可缩短疗程。

3.局部可点眼药,一般使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即可,如分泌物多用利福平眼药水效果好。小儿入睡后可涂金霉素眼膏。

4.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5.不要用眼过度,学会调节眼睛,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6.注意饮食均衡,少吃上火或油炸、辛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