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头 癣

十四、头 癣

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主要是由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病的动物而传染,特别是当头皮因剃头等外伤时更易被感染,故理发是传染途径之一。头癣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癣及脓癣。

【临床表现】

1.西医临床表现 头癣的表现可从类似脂溢性皮炎的非炎症脱屑到伴脱发的严重脓疱性皮疹,即脓癣。伴或不伴鳞屑的脱发是头癣最常见的表现,脱发可以是散在斑片,也可累及整个头皮。可有颈后或耳后淋巴结肿大。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白癣: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皮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之灰白色鳞屑性斑片,常呈卫星状分布;病发多在距头皮3~4毫米处折断,病发根部有一白色菌鞘;青春期后可自愈,若无继发感染,不留瘢痕和秃发。

(2)黑点癣:多侵犯儿童,也可侵犯成人。为多数散在点状鳞屑斑。病发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状;发展缓慢,可累月终年不愈,愈后可有瘢痕形成,发生脱发。

(3)脓癣:白癣或黑点癣患者由于机体的反应强烈,可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可形成头皮脓肿。典型的损害呈化脓性毛囊炎,形成暗红色境界清楚的圆或椭圆形脓肿,表面柔软,有波动感,表面可形成多个蜂窝状排脓小孔。损害常为单发,患区毛发易拔除。自觉症状可有轻度疼痛和压痛,附近淋巴结常肿大。愈后常有瘢痕形成,引起永久性脱发。

(4)黄癣:俗称“秃疮”或“瘌痢头”。主要见于儿童,成人和青少年也可发生。典型损害具有硫黄色、边缘翘起、中心微凹而呈碟状黄癣痂,基底炎症明显,散发出类似谷物发霉的臭味。从中穿出一根或数根稀疏、干燥、无光泽、长短参差不齐的头发。久之可形成萎缩性瘢痕,造成永久性秃发。

2.中医临床表现 中医学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

(1)湿热毒聚型:表现为黄痂黏着,头皮潮红,丘疹脓疱,按之疼痛,糜烂溢脓,伴低热头痛,口渴咽干,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2)血虚风燥型:表现为皮损呈灰白色斑片,瘙痒,毛发干枯,易于折断,面色晦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细。

【醋疗方】

辣椒蛋黄米醋方

[组 成] 红辣椒粉50克,鸡蛋黄10个,米醋50毫升。

[制法用法] 以上3味混合调成膏,每日涂抹患处2次。

[功 效] 祛风活血,杀虫止痒。适用于头癣。

五倍子醋敷方

[组 成] 五倍子30克,米醋200毫升。

[制法用法] 五倍子煎汁,加入米醋调匀,涂敷患处,每日数次,连涂3天可见效。

[功 效] 杀菌消毒。适用于头癣。

【注意事项】

1.对患者污染的衣、帽、枕、被等应采取晒、烫、煮、熏等预防措施。污染的理发工具应采取刷、洗、泡等措施,对带菌的毛发、鳞屑及痂皮等应进行焚毁。

2.避免出现头癣的交叉感染。为了预防头癣复发或再感染,除自身的癣病外,还应动员家庭成员同时防治,因为癣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污物互相传染。

3.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地提倡卫生洁具、所用被褥单独使用,一人一套。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已经患病,更应重视提早隔离,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

4.日用品要消毒。对患者的日用品,还要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5.应注意个人卫生。要经常清洗手足,勤换鞋袜,所穿鞋袜的透气性应好,并要养成不与别人共用面盆、毛巾、鞋袜、洗脚盆等不良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