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耳 聋
耳聋,是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临床上分为传导性聋、神经性聋、混合性聋。中医学的上耳聋有虚实之分。虚证耳聋,发病较缓慢,初起多先有听力减退,称为“重耳”,其病多为下元亏损,肾精不足所致;实证耳聋,发病骤然,称为“暴聋”,多因外伤、外感风火或肝火上冲所致。
【临床表现】
1.西医临床表现
(1)传导性聋:是由外耳或中耳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听力损失的程度随病变的位置和程度而异。症状呈多样性,可单侧或双侧,也可为头鸣,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
(2)神经性聋:以内耳和听神经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临床表现以听力障碍、减退甚至消失为主要症状,患者常自觉耳中有蝉鸣或其他各种声响,在安静环境中感觉更明显。可伴有发热,头痛,烦躁不安,腹胀,腰酸乏力等多种全身症状。
(3)混合性聋:外中耳病变和中耳听神经共同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听力改变特征是既有气导损害,又有骨导损害,曲线呈缓降型,低频区有气骨导间距而高频区不明显。两部分受损的原因既可相同,也可各异。
2.中医临床表现 中医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
(1)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头晕目眩、失眠健忘、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便秘、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2)心脾两虚型: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肢倦、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等。
(3)气血亏虚型: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面色〖☆☆〗白、神疲乏力、头晕、心悸、耳鸣、夜寐不宁、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
(4)痰浊中阻型:患者多体形肥胖,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头晕目眩、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欲缺乏、呕恶痰涎、肢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滑等。
(5)肝胆湿热型: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脘闷食少、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等。
【醋疗方】
醋煮附子方
[组 成] 附子1枚,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用醋煎附子1夜,取附子用刀削如枣核状,以棉裹塞耳中。
[功 效] 回阳补火,散寒除湿。适用于耳聋。
双子醋方
[组 成] 石榴1枚,预知子3克,黑李子1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预知子、黑李子共研末备用。取8~9月的石榴,开一孔,留盖,灌满食醋,盖定,面裹,炭火中煨熟,取出,入少许药末调匀,取液滴耳。脑痛勿惊,如此两夜,又点一耳。
[功 效] 开窍,益气,滋肾。适用于耳卒聋闭。
糖醋卷心菜
[组 成] 卷心菜250克,白糖15克,酱油10毫升,精盐5克,花椒5粒,醋15毫升。
[制法用法] 将卷心菜洗净切成方块,油锅熬热后先煸花椒,然后将卷心菜倒入锅中,炒至半熟,再将白糖、醋、酱油调好,倒入再急炒几下即成。佐餐食用。
[功 效] 解毒和胃,散结消积,补肾壮骨,利关节,明耳目。适用于肾气亏虚引起的耳鸣耳聋。
治耳卒聋闭方
[组 成] 昆仑真青木香30克,胡麻油一合,醋(苦酒)适量。
[制法用法] 青木香,切,以醋(苦酒)浸一夜,入胡麻油,微火煎,三上三下,以绵滤去滓,日滴三四次,以愈为度。
[功 效] 疏肝理气,散瘀通窍。适用于耳卒聋闭。
【注意事项】
1.合理饮食。少食过甜、过咸及膏粱厚味,防止动脉硬化产生内耳缺血,导致听力减退。戒除吸烟、少量饮酒。
2.避免噪声的损害。听音乐、看电视及戴耳机听音乐不宜把音量放得过大,一般放在85分贝左右即可。
3.忌掏耳朵,常按摩。挖耳是个不良习惯,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可能弄坏鼓膜,耳道奇痒时,可用小棉签浸少许甘油或乙醇轻擦耳道。坚持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可增加内耳的血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4.保持良好的心境,平时多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如郊游、清晨散步、打太极拳等,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内耳血液供应,延缓器官衰老。
5.在生活中,进行一些适当的按摩,做好耳部保健工作。
6.尽量远离嘈杂的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