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

十六、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

小儿口腔溃疡又名口疮,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害,可以自愈,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黏膜。不少患儿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等,影响进食和说话。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因脾胃积热,或心火上炎而致,亦有由虚火上浮而发者。

【临床表现】

1.心火内炽型 表现为口舌生疮,舌上为多,色红灼痛,心烦不安,面赤口渴,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2.脾热内盛型 表现为口内溃疡,布于口颊、上腭、齿龈及口角等处,周围焮红,疼痛拒食,口臭涎多,或发热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虚火上炎型 表现为口内溃疡较少,周围色不红或微红,疼痛不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神疲乏力,口干颧红,午后低热,舌红少苦,脉细数。

【醋疗方】

半连膏方

[组 成] 生半夏6克,黄连3克,栀子3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前3味研为细末,临睡前取药末适量用醋调成糊,敷脐中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重者可连敷2~4次。

[功 效] 清心泻火。适用于小儿鹅口疮。

大黄丁香醋方

[组 成] 大黄9克,丁香1.5克,炒绿豆6克,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以上前3味共研细末,再与米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儿两足涌泉穴。

[功 效] 清热解毒渗湿。适用于小儿口腔溃疡。

黄辛散方

[组 成] 大黄、细辛各等分,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2味研为细末,取适量药末醋调成糊,敷于脐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泻热通络。适用于小儿鹅口疮。

黄柏米醋方

[组 成] 黄柏20克,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黄柏浸入米醋中7天。取汁涂于患处,每日数次,连涂4~5天。

[功 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适用于脾虚湿热型鹅口疮。

口疮糊敷脐方

[组 成] 细辛30克,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细辛研为细末,加米醋调成糊,涂敷于患儿的脐窝,以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病愈为止。

[功 效] 通阳祛风,止痛。适用于小儿口颊、舌边、上腭发生白色溃烂小疮,红肿疼痛。

口疮膏敷脐方

[组 成] 大黄、硝石、白矾各等量,米醋、面粉各少量。

[制法用法] 将大黄、硝石、白矾共研为细末,加入米醋、面粉调成膏。取药膏3小团,分别敷于患儿脐孔中央和足心(涌泉穴)处,盖以纱布扎牢,并以胶布固定,每日1次。敷3~4次即可见效。

[功 效] 泻火解毒。适用于小儿口疮、口腔糜烂。

三子醋敷方

[组 成] 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地肤子10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以上前3味用砂锅小火炒至微黄,共研细末,用醋调成膏状。把药膏分涂于2厘米见方的纱布或白布上,膏厚2毫米,1厘米见方。将其贴于两足涌泉穴,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可连用3~5次。

[功 效] 解毒收湿,敛疮生肌。适用于小儿鹅口疮。

山茱萸陈醋方

[组 成] 山茱萸400克,陈醋2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山茱萸研为细末,用陈醋调成糊状,分别置于两块3厘米×3厘米干净纱布中央,敷贴于双足涌泉穴处。

[功 效] 补肝肾,涩精气,助水脏。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口疮。

吴茱萸蜜醋方

[组 成] 吴茱萸2克,蜂蜜2克,陈醋2毫升。

[制法用法] 将吴茱萸研细末,用蜂蜜、陈醋调成糊状,贴敷于两足涌泉穴,外用纱布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

[功 效] 祛寒除湿,引热下行。适用于小儿口腔溃疡。

吴茱萸醋敷方

[组 成] 吴茱萸25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敷于患儿的足心,夜敷晨取。

[功 效] 滋阴潜阳,理气开郁。适用于虚火上浮型鹅口疮。

吴茱萸蚯蚓醋方

[组 成] 吴茱萸、干蚯蚓、五倍子各等分,醋适量。

[制法用法] 以上前3味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贴于涌泉穴。

[功 效] 清热解毒,引热下行。适用于小儿口腔溃疡。

吴茱萸面粉食醋方

[组 成] 吴茱萸18克,小麦面15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吴茱萸研为细末,与小麦面拌匀,入醋煮成糊状,分2份,摊在青布上,贴于双脚心,干则换之,一夜为度。

[功 效] 益气健脾,导热下行。适用于小儿鹅口疮。

吴茱萸胡连陈醋方

[组 成] 吴茱萸15克,天南星6克,胡黄连9克,大黄9克,陈年老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4味共研为细末,加陈年老醋,调成糊状,敷双足涌泉穴24小时。

[功 效] 清热燥湿,引热下行。适用于小儿鹅口疮。

吴茱萸附子醋敷方

[组 成] 吴茱萸10克,附子10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稀糊状,涂敷患儿涌泉穴,先以塑料布裹一层,然后再以洁净布裹一层,以不松不紧为宜。连涂2次即效。

[功 效] 滋阴潜阳,引火归元。适用于虚火上浮型鹅口疮。

细辛散方

[组 成] 细辛末3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细辛末用醋调成丸,纳脐中,胶布固定。每2日换药1次。

[功 效] 祛风散寒。适用于小儿鹅口疮。

【注意事项】

1.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忌食辛辣的食物。

2.有高热的患儿,要注意口腔护理,并保持大便畅通。

3.幼托机构发生此病,要注意口腔用具的消毒与隔离。